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十五集) 2012/11/2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2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一百八十五頁倒數第二行,從這看起:
「更有進者,如《要解》云:當知吾人大事因緣,同居一關,最難透脫。蓋以同居土之凡夫,須斷盡見思二惑,方得漏盡通,始截生死流,出同居而升方便有餘土,此名豎出三界,其事甚難也」。前面我們學到此地。這一段簡單的說,同居土是六道輪迴。方便土,我們常講的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地方是娑婆世界的淨土。六道是娑婆世界的穢土,叫做凡聖同居土。同居土裡面的凡夫必須要把見思二惑斷得乾乾淨淨,得漏盡通。漏是煩惱的代名詞,就是六道裡面煩惱、習氣統統斷掉,你才能超越六道輪迴,你就生方便有餘土,就生到四聖法界。這個事情很難、很不容易,這豎出。
我們不說別的,就是見思煩惱裡面,最外面這一層叫見惑,見惑是什麼?見是見解,我們的看法全看錯了,惑是迷惑。見解正確,你就證得初果須陀洹,在大乘十信菩薩,你證得了初信位。雖然這是小小聖,也就是講小學一年級,小聖,可是功德利益我們凡夫不能跟他比。他雖然沒有出六道輪迴,他是保證不墮三惡道,這就難得!證得初果之後他在六道裡頭,人間、天上七次往返就能夠把思惑斷盡,思惑是什麼?錯誤的想法。你看看錯誤的看法、錯誤的想法統統都沒有了,都斷盡了,你就證阿羅漢果,就超越六道輪迴。這叫豎出,不容易,時間很長很長!你想修行,我們這裡行善修福生到天上,欲界有六層天,不斷的向上修,像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小學畢業念中學,中學畢業念大學,叫豎出。人間壽命短,天上壽命長,一層比一層長,一直到第二十八層非想非非想處天,壽命多長?要八萬大劫。一個大劫是這個宇宙成住壞空一次,這一個大劫,八萬次。八萬次這個宇宙壞了,星系沒有了,到哪裡去?到他方世界。宇宙之間星球太多,到別的星球去了,將來這個地方世界又成就,你就又回來了。時間太長,什麼時候才能成就?所以凡夫修成佛道真不容易,這無量劫。
可是這個法門就不一樣,這個法門不取這個辦法,叫橫超。不必經歷天上,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不必經歷,從人間就出去了,這叫橫超,不是豎出。「今此往生法門,乃捨同居穢」,這穢土,「而生同居淨」,生到同居淨土。這淨是哪裡?這淨是極樂世界。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同居土,那是同居淨土,比我們這個地方淨土還要清淨。我們這個地方的淨土不過是羅漢、辟支佛而已,極樂世界的淨土是阿惟越致菩薩,那怎麼能比?阿惟越致是我們中國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大徹大悟,這是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就得到。不是你自己修來的,是阿彌陀佛加持給你的,不是你真證得。但是阿彌陀佛加持給你,管用,不是不管用,你真能享受到。這就是極樂世界的不可思議,無比殊勝。「得生極樂,即斷生死」,不但六道生死沒有了,連十法界的變易生死也沒有了,「故名橫出三界」,這個機會非常非常難。
學佛同修一定要記住,在這個世間無論做什麼好事,隨緣,不要去找;找就不好了,找,恐怕極樂世界你去不了。有緣,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做,犧牲自己的品位沒關係,只要我真能往生。往生品位低一點沒關係,無所謂,不計較這些,但是要決定得生。做好事要謙虛,現在講要低調,不能貪名、貪利,沾上一點煩惱習氣,我們的功德就變成福德。功德是幫助你往生極樂世界,了生死、出三界;福德不是的,福德是人天福報,差別太大了。所以用心要純正,不能有一點點私欲,有一點點自私的欲望在裡頭就變質了,把功德變成福德。世間人不了解,認為這好事,人天福報也很好。不知道人天福報出不了輪迴,你想到輪迴,想就很可怕,我們決定不幹這個事情。
我曾經遇到過兩次,一次在台灣,一次在國外,也是朋友參加競選,他來問我,有這個機會要不要爭取。我就告訴他,你競選的目的何在?如果是為自己升官發財、名聞利養,大可不必;如果真正為國家、為人民做些好事,那值得,我鼓勵你去競選。你說你能不能選中?這一般講那是命運,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你真正發大願你要救國家,你要救民族,你要救人類,你命裡頭沒有,你也會當選。為什麼?佛菩薩加持你,中華民族歷代祖宗威神加持你,命裡沒有,你也有了。你不是為自己,你是為救國救民,所以這祖宗加持你,神明加持你。個人沒有例外的,我自己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短命。我這個生辰八字很多人知道,你拿去讓算命高明的人,你去讓他看看,短命,壽命只有四十五歲。為什麼還活到這麼久?我沒有求長壽,我只求往生。大概是現在這個世界上人,幹弘法利生,天天講經的人沒有了,這佛菩薩留著我在這個世間講經,我想應該就這麼一樁事情。留得很久了,四十五歲加一倍就九十歲,我距離九十很近,這很長很長!了凡先生延壽只二十一年,我這延了四十多年,所以說不是為自己。為自己,壽命早就完了!所以是一個道理不為自己。
佛法、中國傳統文化不是屬於一個國家、一個族群的,它是屬於全世界、屬於全人類的,全世界人都需要,沒有一個不需要。你要不要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幫助你達到。你想不想國泰民安、社會安定、世界和諧?中國傳統文化、大乘佛法統統都能幫助你做到,你要不要?你要是真正幹這樁事情,佛菩薩需要你,祖宗需要你,這不是你自己事情。即使壽命到了,也要讓你延長幾年,做出成績出來,後繼有人,你才能走得了。這樣說起來,培養人才是今天最大的一樁事情。人才怎麼培養?得依照老祖宗的方式。我這一生出來講經,老師教我的方法是傳統的老方法,複小座,我們從複小座出身的。早年有個演培法師,也是個講經的法師,大我十歲,他八十歲就走了,他八十歲,就是我七十歲的那年。三十五年前我在香港講《楞嚴經》,他到這個地方來玩、旅遊,在香港碰頭,我陪他一起去旅遊,座上都是出家人。這是個大法師,台灣台北善導寺的住持,我們也很熟。
我們談到佛學院,他很感慨的說,他指著我:你也是個講經法師,你看看我們這些講經法師,哪一個是佛學院出來的,沒有一個,都是複小座出來的,就包括你在內。用的是傳統的方法,幾千年沒有改變,一變,變就出不了人才來。我在佛學院也教過幾年,以後不敢教,人家問我為什麼?我說那誤人子弟,要背因果責任的。所以講經的法師,就是在講經聽眾裡頭,選拔出來的,條件只有兩個,一個記性好,你聽了之後你能記得住,第二個理解力強,有這兩個條件,就可以把他培養成為講經法師。沒有這個條件要聽經,明瞭經教,你當內護,道場裡面做內護。就是講道場是個學校,學校有教員、有職員,不能當教員就當職員,這內護;外護是在家這些居士們,護持正法。如果對佛法不了解,這就困難,講經的法師很苦,為什麼?障礙太多。護法的人不懂,往往很熱心做,不如法,障礙法師修行,障礙法師講經。今天佛法衰衰到極處,弘護人才都沒有。
在台灣,前年我在那邊治牙周病,住了八個月。南部同修有一塊地,在台南市區想建立個道場,來找我。這些人都是熟人,都常年聽我講經的,我就告訴他,建道場如果建得跟其他寺廟一樣,台灣廟夠多,有你一個不多,沒你一個不少,毫無意義。他們問我,那要什麼樣的道場?我說與眾不同,台灣沒有的。什麼道場?學校的道場。古時候寺院庵堂全是學校,沒有一家不講經的,沒有一家不念佛的,不是念佛、就是參禪,這行門,解門是天天講經。今天台灣沒有,解門、行門都沒有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所做的榜樣是教學,他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從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整整教了四十九年。所以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會是聚會,現在講辦活動、辦講座,釋迦牟尼佛辦講座,四十九年辦了三百多次。每次時間長短不一定,規模大小也不一定。規模大的有一萬多人參加,時間長的有好幾年;也有短的,規模很小的十幾個人、二十幾個人有,時間二、三天,五、六天都有。所以他沒有一定,統統是隨緣。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道場,哪個地方請他就到哪裡去,一生遊化在人間。我們得了解,搞清楚、搞明白了。
今天全台灣缺少一個講經的道場,如果這個道場不做經懺佛事,不做法會,宗教活動沒有,只是天天講經,那這個道場就不一樣,這道場建得就有價值了。讓社會大眾看看,這真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是這個樣子的,我們把它保留下來。那些人聽到我這麼一說,很高興,我們建一個,所以我幫助他,這道場建成。我去參觀比我想像的還好,因為他們的講堂是現代化的,比我想像的周到,我去參觀很歡喜。它有七個講堂,每個講堂都講經,聽眾喜歡聽什麼你就得講什麼,好好幫助他學習。法師請不到,我們現在有光碟,它每個教室都有電視,這就好辦了,我們放光碟來學習,所以,只要有一個助教就行了。放一個小時,大家看完之後再研究討論,有一個助教像教練一樣,他來幫助,幫助解答問題,指導我們對這個經義的理解,如何把這經義落實到日常生活,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活學活用。這個佛法在社會上耳目一新,好事。
開幕這一天邀請我,我去參加,我在台南住了兩個晚上,還給它講了四個小時,要我開張,講了四個小時。也就是這部《無量壽經》,講一天,上午兩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我說你們得繼續下去,決定不要中斷。所以護法重要,沒有真正有力量來護法的人,就會有障礙。所以我也教他,請了在地方上很有聲望的一位居士他出來,那就沒有問題。建道場要建這樣的道場,規模不在大小,就是在上課。一個講堂也行,天天講經,過去私塾不就是一個講堂嗎?要的是天天不中斷。學經教對於斷煩惱很有幫助,為什麼?理事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白,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你就能放下了。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七情五欲,你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智慧增長、德行增長,境界不斷向上提升,得法喜充滿。
學生到哪裡去找?不能招生,招不到學生,師生是講緣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老師要找學生難,傳法的學生不容易;學生要找個老師也難,這都是緣分。常年不斷講經,自然會遇到有緣人,他常來聽經,對經教很喜歡,再觀察他的見解,給他談談話的見解,他的領悟能力。符合這個條件就鼓勵他,讓他學習,給他複講的機會,這就是真正栽培人。所以一個大講堂,它那邊大講堂大概可以容納三百人的樣子,小講堂大概容納五、六十個人,讓學生複講,練習講經,也不能讓他中斷。每個星期至少來講一次,一次規定的是一個小時,或者是兩個小時,都可以。他聽經,每個星期他自己去準備,學講一定要寫講稿,講稿一定是口語文學,就是把他所講的統統寫出來,寫成文字。一個小時普通一般的速度大概要一萬字,我講的速度比較慢,一個小時差不多是八千字的樣子,兩個小時就是一萬六千字。一個星期能寫一篇講稿,做一次講演,對他的進步就非常快速。這個方法是從阿難尊者一直傳下來的,世世代代沒有改變。佛學院改成一個新式的,像一般學校的這種方法,出不了人才。這是我們幾十年的經驗,不能不知道,老辦法真好,真有效果,對於能力強的人成就很快。
這個地方講到,學習淨土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不需要斷見思煩惱,這就省事!要怎樣?「但能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真發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度眾生的心。那度眾生,先要度自己,自己沒度,你怎麼能度人?自己怎麼度法?四弘誓願裡頭首先斷煩惱。我們這個斷是把煩惱減輕,不是真的斷了。豎出要真斷,我們這不是真斷,把煩惱降溫了,盡量減少,這個好辦,完全斷不容易。日常生活我們能吃飽,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遮避風雨足了,不再多求,基本生活能過得去,不求奢侈,這是淨宗同學的斷煩惱。學法門,也不必廣學多聞,學很多經論不必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生就學一部經典。中國的幅員這麼大,你會講一部經,講一部《彌陀經》吧,半個月、一個月就講完一部。你一年這個地方講完了,到那個地方去,中國有幾千個縣,大概你活到一百歲,你還沒講完。愈講愈好,講久了,就得定,就開悟了。不要搞多,搞多的貪多嚼不爛,樣樣都生疏,自己得不到利益,別人得利益很有限。必須自己得利益,別人才會得利益,這是一定的道理。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部經走遍全中國,每個縣裡頭去講一次,你看看講一輩子還沒講圓滿,不用學好多。到處作客,不要做主,做主很累,經營一個道場很辛苦。作客好,我在這裡只住一個月,一個月我就走了,他把我當作貴賓招待,多自在!學做專家,不做通家,容易,跟淨宗的理念精神完全相應。
所以「便蒙佛願冥加」,你真發這樣的心真幹,佛菩薩加持你,阿彌陀佛加持你,本師世尊加持你。為什麼?你心定,你沒有貪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除了講經之外,就一句阿彌陀佛,在這個世間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多快樂!古時候這樣的人多,所以社會安定,國家富強。中國在兩百年前是佛陀教化的社會,日本在四百年前,日本比我們丟得久,他們是先跟西方人接觸,接受西方文化在我們之先,我們落在它後面,所以日本傳統東西丟掉四百年,我們丟失兩百年。但是日本人的好處,民間把佛陀教化的還能夠保持,所以農村的,日本農村的人民非常純樸、非常可愛,我們看到很歡喜。
「決得往生淨土,其事至易,故名易行道」,八萬四千法門叫難行道,淨土法門叫易行道。「如是方便直截,殊勝希有,乃十方世界之所無。故知極樂同居,勝於十方佛土」。這給我們的信心,這個方法,確實方便當中的方便,直截當中的直截,殊勝稀有,遍法界虛空界只有彌陀一家,其他諸佛剎土裡頭沒有。我們要問,諸佛剎土需不需要去建立?不是不能建立,佛佛道同,成佛了智慧是平等的,德能是平等,相好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阿彌陀佛能做到,一切諸佛都能做到,在這個層次裡頭的人沒有傲慢、沒有嫉妒、沒有好勝。所以諸佛看到阿彌陀佛做到了,他喜歡,他不必造了,如果你們要想修這個法門,佛就送你到極樂世界去。這點我們要學,世間有一些人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總要自己超過別人。這個念頭不能成佛,這個念頭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凡夫嚴重的煩惱習氣,不能有這個念頭。
所以諸佛如來沒這個念頭,諸大菩薩也沒這個念頭,阿彌陀佛已經做出來,一切榮耀都歸阿彌陀佛,所以稱讚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也就是說,難度的眾生,度不了的眾生,帶業他能往生,統統都勸他,「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去。你看佛的心量多大,十方諸佛的心量多大,彌陀的成就,就是諸佛如來的成就,沒有絲毫差別。為什麼要去爭強好勝?爭強好勝是鬥爭心,有這種念頭學佛將來到哪一道?阿修羅道、羅剎道,他們有智慧、有福德就是好勝。所以好勝的念頭生在魔道,修羅、羅剎是魔道,這都好勝的。不能有這念頭,有這念頭很苦,為什麼?這是煩惱習氣。所以極樂同居勝過十方佛土。
「又帶業往生,仍屬凡夫」,這一定要曉得,我們生到極樂世界是人天身分。「但無退轉」,這難得!凡夫是會退轉的,你到極樂世界不退轉了。為什麼不退轉?這是阿彌陀佛,要感恩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生到那裡就證得三種不退轉。三種不退轉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不是凡人,超過聲聞、超過緣覺、超過菩薩,《華嚴經》稱他們為法身大士。也就是一往生到極樂世界,他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平等,太殊勝了!這一生成佛。「故往生同居,亦即圓生四土」,圓是圓滿,你生到凡聖同居土同時你能到達方便土、能到實報土,一生一切生,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同居土我們就學到此地。
看第二段「方便有餘土」,我們看註解,念老的註解。「方便有餘土。若人念佛功深」,功是功夫,有相當深厚的功夫,「以離雜亂之心,專念一句名號,心口相應,字字分明。心不離佛,佛不離心」。這功夫做得到,不是很難,只要你肯放下。所以學佛的人首先要放下的,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的心就定了。學佛、學聖賢,心不定,決定學不到,背得再多也不行。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憑什麼?大乘教常講憑真誠心、憑恭敬心。現在的問題來了,到哪裡去找真誠心、恭敬心的人,於人無爭,於世無求,到哪裡去找這個人?不爭不求,心是定的,這真誠心能生出來。好勝、好爭、好強都沒有辦法,他心不平,他沒有定功。沒有定,在大乘講就是沒有福報,定生福,定生慧,所以定是福慧的基礎,是福慧的根源。
定要怎麼修?一定要知足。我們一天吃一餐知足!為什麼?很多人一餐撈不到,我們有一件衣服遮體就知足了,什麼都不要求。一切隨緣,絕不攀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都是佛菩薩時時刻刻叮嚀我們,教導我們的,我們要懂得他的真實義,他是為我們好,不是為他。我們依教奉行真得利益了,最大的就是清淨心現前,你多快樂,所謂法喜充滿,一點點就滿足、就歡喜了。只要天天沒有障礙,有時間讀經,有時間聽經,有時間講經,跟有緣的同學們分享,多快樂。中國古時候的帝王,我們曾經聽說過,用儒治國,唐太宗用《群書治要》治國。用佛教民,佛把老百姓都教好了,一個個都安分守己,都知足常樂。
沒想到我們這次在斯里蘭卡見到,人民那麼可愛,全民接受佛陀教育,法師個個都能講經。我們看過他的東西,他們最主要的經典《法句經》,南傳、北傳兩個本子,總共七百多首偈,裡頭有很多重複的。全都講的是做人的道理,裡面內容確實包括了我們今天所說的三個根,《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在校的學生,每個星期天一定要到附近寺廟去接受佛陀教育。我們去參觀,星期天寺廟地上坐滿了人,總有二、三千人,接受這些出家的老師給他們講經、講故事,教學。這個國家大部分都是佛教徒,佛教徒大概佔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跟其他宗教也能和睦相處。它那裡有印度教、有基督教、有伊斯蘭教、有天主教,都能夠和睦相處,互相尊重、互助合作,把人民都教好了。
中國這些皇帝他懂得,他帶頭,用道教祭祖先、祭天地神靈,把儒釋道統統用上了!唐朝開元之後,中國的三教九流就變成一家,三教九流真有,但是能和睦相處,能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這社會多好,太平盛世。只要把中國傳統給找回來,太平盛世就能現前。尤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太豐富,蘊藏著一個人從修身、家庭、事業,到社會、國家、民族,一直到世界和諧。這其中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效果,完完整整的保存到現在,在《四庫全書》裡頭。唐太宗的《群書治要》,是《四庫全書》裡面經史子這三大類的精華,這精華錄!當時他命令這些大臣,當代的大學問家,在經史子這個三大類裡面去揀選,選到最後選出六十五部書。再從六十五部書裡頭擷取其精華,編成這一部《群書治要》。大唐盛世就靠這部書成就的,這是唐太宗治國的寶典。今天又重新出現,我們看到很歡喜,到處都有印,各種不同版本都出來了,我們看到無限的歡喜。現在迫急的,趕緊把它翻成外國文字,向國外流通。這一次在斯里蘭卡我們有緣,馬來西亞印的《群書治要360》,翻成這英語的本子帶了五百本到斯里蘭卡,送兩百本給總統,送三百本給聯合國。這個東西出去了,它會起一定的作用,為什麼?我看每個人拿到手上都捨不得放下,讚歎這部書真實智慧,真管用!全書翻成外國文,我估計大概要五年的時間可以完成。
這是方便土,方便有餘土,這裡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離雜亂之心。這個東西要放下,真正要學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錢,要真放下,這個東西很難。我的緣很殊勝,我遇到韓館長,韓館長就是管人、管錢、管事,她要全管。我碰到這個人太好了,我說好,妳喜歡的全部給妳;我喜歡天天講經,妳得給我找機會,讓我每天講經不中斷,她做到。所以我們兩個交換這個條件,我能夠放下雜亂的念頭,雜亂的事、雜亂念頭沒有了,專念一句名號,念久了,念多久?我想頂多三年,我們看到好多往生的沒有超過三年。連深圳黃忠昌居士,這三十出頭的小伙子,他做實驗,試試看三年能不能成功,他真成功。他往生是兩年十個月,還差兩個月滿三年,預知時至往生走了,普通人可以做到。到「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如是念佛,名事一心」,事一心是真正把見思煩惱放下,事一心的功夫等於阿羅漢,他還有分別,還有起心動念,執著沒有了。「若達此境界,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這是說什麼?這是說念佛人,修這個法門的。
鳩摩羅什大師翻譯《阿彌陀經》,經文上有「一心不亂,心不顛倒」,有這兩句。這一心不亂不是原文,梵文本裡頭的原文是一心繫念,玄奘大師翻的是「一心繫念」,羅什翻的是「一心不亂」,他有沒有翻錯?他沒有。我們的功夫到一心繫念,這個地方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就是一心繫念。為什麼羅什大師把它翻成一心不亂?是你在往生的時候,你首先看到的是佛光,阿彌陀佛放光來照你,一接觸到佛光把你的功夫提升一倍,你本來是一心繫念的,立刻就提升到一心不亂。就是這裡講的,雖不求斷惑,而見思煩惱自然斷落,這就是事一心,這是得佛力加持。「則從此界之同居穢土,橫生極樂方便有餘淨土」。見惑斷了生下中品,思惑斷了生上品,我們這講三輩往生。這是方便有餘土,大概我們去的生方便有餘土的人很多。因為你去的時候確實是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頭功夫好,佛光一照就提升到方便有餘土去了。方便有餘土裡面的菩薩,真正像阿羅漢這樣的人,或者三果以上的人,發心堅固,臨命終時,佛光一照,很可能他就到實報莊嚴土去了,佛力的加持不可思議。
我們再看,第三「實報莊嚴土」,一百八十七面,我們看註解倒數第五行。「三,實報莊嚴土。若憶佛念佛,歷歷分明」,就是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模糊,清清楚楚。「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是名事一心」。這什麼境界?是方便有餘土的人,這是我們可以做得到的。做不到是你沒放下,沒放下是你對於事實真相了解得不夠透徹。什麼真相?不知道這個世間苦,不知道極樂的樂,這苦樂你沒搞清楚,對極樂世界模糊,不敢完全相信。對這個世間以為很樂,還有留戀,還捨不得離開,這樣的人念佛自己造成障礙,很難往生。
功夫要在平常養成,特別是人事環境天天磨鍊,磨鍊到真正境界現前不動念頭,一句佛號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早年李老師教我們,我也常常把這個話轉贈給大家,老師教我們把心裡面這些垃圾統統清除、統統放下,把阿彌陀佛請進來,讓你的心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別無一念,就是無第二念。這個世間好事、壞事與我統統不相干,我一心一意只想求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真的萬修萬人去,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用在淨土上是真話。有絲毫貪戀的心,就是我們的障礙,不要小看這點,可能在臨終它起作用,障礙你往生,就真錯了。
「事上即得」,這事一心,「理上未徹,屬定門攝,未有慧故」。事一心是得定,沒開慧,智慧開了是理一心不亂,所以這前面講的慧沒有開。「若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就再努力,再向上提升,「於自本性,忽然契合,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這就叫理一心。於自本性,忽然契合,這一句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跟禪宗徹悟成佛,是同一個境界,了知能念所念唯是一心,這就見性。「不住有念,不落無念」,念不念?念。有念無念、能念所念這個念頭沒有了,完全歸到自然,自自然然這一句佛號一天到晚不間斷。
「如《疏鈔》云」,蓮池大師說的,「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清清楚楚不著相,能念的心相,所念的佛相都不執著、都放下。「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你去細心觀察,二邊不住,確確實實佛號清清楚楚、念念相續,他心裡頭一個雜念都沒有,連念佛的念頭都沒有。這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言思路絕,不可名狀」。這個境界好,這個境界是理一心不亂,他一點都不迷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唯是一心,清淨本然之體」,跟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同一個境界。「更有何法而得雜亂,是名理一心」。
真正知道自己跟佛是一體,一絲毫懷疑都沒有,一個雜念都沒有,彌陀跟我是一體,釋迦跟我是一體,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跟我也是一體。再往四面看,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全是自性變現的幻相,包括這三土都是幻相,極樂世界三土也是了不可得。真的是什麼?只有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能生能現,常寂光是自己的本體,是自己的真性,是自己的本性,遍法界虛空界是一個自己,這才真正搞清楚、搞明白。見性之後我們講自性的核心是什麼?大慈大悲,大慈悲心自然流露出來;不是要發,發還起心動念。自然流露出來,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萬物平等的慈悲。這慈悲說不出來,言思路絕,不但說不出來,我們想都沒辦法想到,無法想像,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是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這個境界是定慧均等。
「念佛若達理一心,破一分無明,則生實報莊嚴土,同時分證常寂光淨土」。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圓生四土,這個不得了,真的是十方諸佛剎土裡頭沒有的事情,唯獨極樂世界有。我們今天能夠遇到就在眼前,只要你把握住,你就能得到。可是要記住,對這個世界有絲毫的留戀,你就去不了。好像我們到別的國家去移民,一定要檢查身體,極樂世界這個檢查非常嚴格,有一個細胞有病毒你就不能去,它就不接受。必須把所有的雜念統統放下,真正到那個地方是清淨平等覺,這個人到極樂世界是生實報莊嚴土,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在《華嚴經》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
下面說,「實報莊嚴土乃法身大士之所遊居」,這裡頭是什麼人?都是證得法身的人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修行的地方。「別教初地,圓教初住以上諸大士,始得生此」,禪宗裡頭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們往生到這裡。「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方生此土」,這是極樂世界真正的淨土。「此土大士,色心自在,身土互現」,這就講的神通妙用,這最高的科學。你看「於一毫端」,這是講身上的汗毛,汗毛端這很小了,「現寶王剎」,他在這一毛端裡頭,看到整個宇宙,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這個能力。「於微塵裡,轉大法輪」,這個四句都是不思議境界,在《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境界,他們有能力入毛塵佛剎。今天量子力學家這個微塵他看到,告訴我們是真的不是假的。但是微塵裡面有佛剎他沒見到,這佛經比他又高了一招。
普賢菩薩能入微塵裡面的佛剎,這是他們無法想像的。那一定要知道這個境界裡頭,時空沒有了,時間沒有了,空間沒有了。科學家發現的他還是有時空,佛菩薩知道的,佛菩薩是從定中,禪定裡面智慧開了見到的。這就是大乘教裡,佛常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科學家現在知道,物質現象是從心想生,信息跟自然現象怎麼來的不知道,現在說它沒有原因,等再過幾年,也許他就找到原因。但是不管怎麼找,因為他第六識、第七識沒轉,所以他還有空間跟時間的觀念,不能突破。科學家的發現,說實在話跟須陀洹都不能比,須陀洹突破了時空,科學家沒能夠,因為突破時空他才得天眼通、天耳通。科學家這兩種能力沒有,沒恢復,這就他是凡人,他不是聖人。二果斯陀含又恢復兩種能力,宿命通、他心通,別人心裡起心動念他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
早年樂觀老法師告訴我,他在抗戰期間,跟金山活佛曾經在一起住過四個月。他說金山活佛有他心通,他心裡想什麼事情他全知道,你沒有辦法隱瞞他的;他有宿命通,知道過去世,過去、未來他都知道,所以肯定這個法師不是凡人。一生,裡面一套小褂褲,外面一個長衫,春夏秋冬四季就這打扮,冬天沒有聽說他叫冷,夏天沒感到熱。他的行持很像濟公,人非常隨和、非常隨便,一天到晚嘻嘻哈哈,幫助這些苦難人解決問題,展現這些神通故事。他有一本書,他親眼看到的,記錄他一些故事,確實像小說一樣不可思議。在台灣煮雲法師也寫了一本,關於金山活佛的這記錄,但是煮雲法師是聽說的,到處打聽;樂觀法師是親自跟他住了四個月,他知道。所以佛經上這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我們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所以不必羨慕。我們也知道如何恢復這種能力,關鍵就在放下,你不肯放下,這個東西障礙你的智慧、德能,神通在德能裡頭,你統統放下它全恢復。如果能像法身大士一樣,法身大士可以住在微塵裡頭,微塵裡頭有世界,微塵裡頭有佛剎,可以住在毛端裡頭,你說他多自在!身心跟法界融成一體。
「圓教初住以上直至等覺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皆屬此土,位位皆分證常寂光土」。雖然他能證常寂光,他不能契入常寂光,為什麼?這個現在我們明瞭,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斷乾淨。斷乾淨完全回歸常寂光,實報莊嚴土也沒有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極樂世界前面這三土,同居土、方便土、實報土,都是有生有滅。它只有生滅,它沒有變化,所以稱它作一真法界,為什麼沒有變化?他沒有阿賴耶識,證得三不退的菩薩都是轉八識成四智。識它才有變化,剎那剎那在變化。常寂光裡頭沒有變化,所以真正無量壽,真正的無量光,得到是永遠得到,不會失掉。極樂世界四土建立常然,沒有變化,這什麼原因?往生淨土的人多,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去往生。每天都有畢業的人證得常寂光,不知道有多少人回歸常寂光。這個現象在極樂世界川流不息,每天畢業去的很多,每天新進來的人也很多,都是無量無邊。
所以這個世界建立是永恆的,建立常然,永遠是這個樣子的,不衰不變。那個地方人的相貌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身心清淨,安樂無比,跟這個世界沒有辦法對比的,不可思議。這是說實報土,凡是生到極樂世界,受用完全是實報土。我們帶業往生生到那裡是凡聖同居土,但是得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那就是說,極樂世界智慧、神通、道力,一切都跟實報土的菩薩完全相同,這是不能不爭取的,不能不求往生,這道理在此地。要靠自己修到實報土,那到哪一年?真難!遇到這個法門這機會,這個機會太難得了,「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說「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你碰到了。你能掌握到,你成就了,恭喜你;你不能掌握你很可惜,這麼好的機會當面錯過。
再看底下第四段,「常寂光土」,一百八十九面第二行。「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妙覺佛果,等覺之上,等覺菩薩斷最後一品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這一斷乾淨之後實報土就不見,常寂光土現前,這證得圓滿的法身。法身沒有形相,不是物質現象,不是精神現象,也不是自然現象,沒有現象。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它是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的本體,你不能離開它,離開它就沒有了。它是真正的自己,就是自己的真心,就是自己的本性,所以整個宇宙萬事萬物,都是這個本性所生所現,常寂光是能生能現。從這個地方,我們慢慢體會到遍法界虛空界跟自己是一體,你能夠認識一體,你能夠承認一體,這叫無生法忍。不再懷疑,完全肯定,一體裡頭沒有衝突,一體裡頭沒有分別,一體裡頭沒有執著。所以這些煩惱習氣完全斷得乾乾淨淨,一體裡頭沒有起心動念,哪來的分別執著!
「《要解》云」,蕅益大師說的,「實相之體」,常寂光是實相之體,叫法身。「非寂非照」,寂是定,照是慧,它有沒有定慧?有。「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可見得給它取個名字是勉強的,它沒有名號。名號是從分別執著裡頭變現出來的,離開妄想分別執著有什麼名!有什麼號!所以老子知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假的。真的,真的什麼都沾不上,念頭都不能起,起個念頭也是假的。所謂「寂而照,強名清淨法身」,清淨法身有沒有身?沒有身。常寂光土有沒有土?沒有土。在這裡頭什麼都沒有,身土都變成光,除了光之外什麼都沒有。但是這個光它能現相,不是自己現相,自己現相那是凡夫。隨緣現相,隨什麼緣?隨眾生的緣,就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的現相是從眾生那來的。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現相是功德。眾生以清淨心感他現清淨相,眾生以染污的心感他現染污相。
所以要知道實報土是它現的,同居土也是它現的;天堂是它現的,地獄也是它現的;太平盛世是它現的,災難重重也是它現的。它為什麼會現?隨著眾生念頭在現,眾生要沒有念頭它什麼也不現。所以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法從哪來的?是心想。誰的心想?自己心想,與別人不相干。你真的搞清楚、搞明白,這一生一切際遇、苦樂果報,完全要自己負責任,與任何人都不相干。佛菩薩無盡的慈悲,是把宇宙真相給我們說出來,讓我們搞清楚、搞明白,清楚、明白之後,這個路該怎麼走不必問別人。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