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07-001-0044 主講人 : 淨空老法師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楞嚴經  (第四十四集)  1980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7-001-0044

  三十二頁倒數第六行,我們先將經文念一段,對對地方。

  若見是物。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若同見者名為見吾。吾不見時。何不見吾不見之處。】

  從這個地方看起。這一段是接著前面一科來的,在前一段世尊給阿難尊者辨別,見性不屬於物相。這個問題在修學上來講,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因為見精,我們在此地講是見性,在眼曰見,這見性,見性是屬於現量的境界。前五識與第八識都是緣現量境界,現量境界裡面實在是離言語相、離名字相,只有了別,而沒有分別,但是前五識起作用,很快的就與六、七識起了聯合作用。六、七識有計度分別,有隨念分別,所以就落在比量、非量上。在這部經裡面,從世尊指示給我們的境界上來觀察,見性是周遍法界的,它的作用就像一面明鏡一樣,常明而沒有染污,像虛空一樣如如不動。我們正在見相的時候,又有幾個人能夠辨別得清清楚楚誰在見相?禪宗裡面有參念佛是誰?念一聲佛號,參究那念佛是誰?這就是叫回光返照。六塵是物相,它的性質是鈍,六根的性質是利。鈍,所以無有名相;利,在一切萬相當中建立許多名字,但是要曉得這些名字都是勉強建立的,並不是萬相自有名字,這點在上一次也給諸位介紹過。什麼時候我們真正能夠覺了一切境界原本是清淨寂滅相,到見不自生,這才入平等法界。平等法界在《華嚴經》裡面稱作一真法界,這才是究竟見性。

  上一次給諸位說過,性就是佛、佛就是性,所以叫見性成佛,今天這段經文是從反面說。『若見是物』,這是假設,假如見性要是一個物相的話,物相當然會被見到,『則汝亦可見吾之見』,見性既然是物相,我的見性見物相,你見物相一定也能看到我的見性。譬如我們兩個人,『若同見者』,我們先說前面一個意思,我們兩個人同見一個佛像,佛像是屬於物相,如果見性也像物相一樣這樣清清楚楚的,我的見性見到佛像,你也見到佛像,當然你見到佛像同時也見到我的見性,這是第一句的意思,「則汝亦可見吾之見」,你也能夠見吾之見。可是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情,誰能夠見到誰的見?第二句是假設,說阿難你如果一定要固執的話,我見佛像,你說你見佛像,同時在佛像裡頭見到我的見性,這實在就是強詞奪理。佛就說,『吾不見時』,我現在不見佛像,我的見性已經收回來,『何不見吾不見之處?』我現在不見佛像,你應該很清楚,在佛像裡面看到我的見性收到哪裡去了?你應該見到,這樣才能夠成立。

  若見不見。自然非彼不見之相。】

  這一句比較難懂一點,意思是說,如果你能夠見到我收回見性,這就是不見之處,自然不是彼所不見的物相,也證明見性不是物相。在這段裡面也是預防阿難有執著,執著說我已經見到你不見之處。下面世尊也可以說是解釋的意思,因為正當不見之時,佛的見性離開物相,而阿難說,又能夠另外見到佛不見物相的那個自體。由此可知,見性之體與物相並沒有混雜在一起,而被阿難看到。看到,那個見性又是什麼樣子?因為那不見之相本無相貌,也無處所,說實在的話,根本就不能見。所以古人到這個境界,只可以自知,沒有法子與人道出,說不出來的。縱然是打妄想,強詞奪理的說,就像這句講的,能見到佛不見之處,縱然見到也不是物相。這是說見性與物相完全不相同。這是說你見到,假設的。見不到呢?見不到,實在的,確實見不到。

  若不見吾不見之地。自然非物。】

  由此可知,無論你見到與見不到,見性皆不是物相。既然不是有相之物,在《楞嚴經》一開端,經題裡面用的「大佛頂」,大佛頂是表法的,表什麼法?非有非無。見性有沒有?確實是有,雖有又沒有相,大佛頂相就是表這個意思。大佛頂相在此地就是表見性,如果你要是悟得了,正是自己的無見頂相。這個意思正是顯示見性能見物,見性不能見見,見能見物相,不能見見性。因為物相有處所、有形態可以見,見性沒有相狀、沒有處所,所以見不到。雖見不到,它確實存在,時時都在起作用。古人說,「縱令逼塞滿虛空,看時不見微塵相」,這兩句話的意思也是說的見性。

  眾生不能夠窮盡這個道理,誤會以為有,就有一個能所,既有能所必定就把真相給迷失,於是隨著眾生錯誤的知見、見解,這是很麻煩的事情。所以佛法講求的是正智,真正的智慧才能解決問題,才能夠照見我們前途光明的道路。但是正智決定不墮在見解裡面,今天一般人講看法,「你的看法怎麼樣?你的見解如何?」這都不是正智。正知見裡面沒有見解,也沒有看法,心地清淨光明,一切萬法就像明鏡見物一樣無不了然,這叫正智慧。今天世界大亂,動亂的根源就是知見太複雜,一個人一個看法。一個人一個看法還算不錯的,一個人有許多的看法,一會這個看法,一會想想還是那個看法,這是禍亂的根源。

  世出世間的聖教都是教我們修清淨心,儒家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這是學問的根本。佛法裡面所修的「至誠心、深心、大悲心」,是菩薩道的大根大本。捨本逐末必定沒有成就,大家都迷失了方向,我們自己也跟著迷失嗎?既然是學佛了,一定要走一個正路,這一生一定要有個成就,這樣才不辜負自己這一次得到人身。得人身不容易,佛在一切經裡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得到人身,就要好好的利用這一生有一個大成就。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要想成就一定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緣,三個重要條件缺少一個都有障礙。善根是過去世累積的,是智慧,我們看一樁事情,聽人家說話,一看一聽心裡就明瞭,這是善根;換句話說,我們講得淺顯一點,看佛經能看得懂、聽佛經能聽得懂,這是善根,你能聽得懂是善根。你肯相信,肯照這個做,這是福德;我聽懂了,聽懂不肯照這樣做,你有善根沒有福德。或者是老師教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道理不懂,這有福德沒有善根。善根屬於慧解,福德屬於實行,既有善根又有福德,就是又能懂又肯照做。你要是沒有緣,這一生沒有遇到佛法,沒有遇到一個好老師來指你的路,那所走的路子就是說食數寶、盲修瞎練,這一生也沒有成就。所以三個條件都要具足,不能缺少。修淨土求往生極樂世界,《彌陀經》還說得清清楚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得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緣,少了怎麼行?我們放眼來看看,今天佛教界這三樁都具足的有多少人?三樁都具足的,可以斷定他這一生是最後身,他來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一生是最後身,可以斷定,決定沒有問題。去不了的,這三樁裡面總缺少個一樁、兩樁,雖然學佛,雖然好心精進,他有障礙。

  再給諸位說,障礙不在境界上,障礙在自己。也許諸位要問,善根可以說自己,福德也可以說得上是自己,那因緣與外頭總有關係吧?實在講因緣還在自己,有殊勝的因緣你把它放棄,那還是怪自己,不能怪外面境界。人生苦短,這幾十年的光陰一彈指就過去,太快太快了。我們從大陸到台灣來,不知不覺三十多年,想想三十年前的事情就同昨天一樣,這三十年一彈指就過去,再有三十年比現在過得更快,這是要覺悟的,還有什麼事情比了生死的事情還要大?有什麼事情比求生西方這個事情有價值?做好事、做善事。後天星期二,諸位到這裡來,咱們一同研究研究《大智度論》,底下有一段佛給我們講,少布施、少戒、少忍、少精進、少禪定、少般若,都能得無量無邊的功德。為什麼說修少、修一點點就有無量無邊的功德?《大智度論》裡面講得清清楚楚,這個少是什麼?是因緣少。譬如我修布施,我沒有錢,我布施的當然少,雖然布施得少,盡心盡力,你的功德是圓滿的,無量無邊。佛那一段經文就叫我們不要攀緣,不要跟人家比賽,盡心盡力,功德是圓滿的。尤其是修行人,菩薩為什麼修少布施?不能破壞自己清淨心,不能給自己惹煩惱。我要盡量想賺錢,盡量想辦法找錢來修布施,結果怎麼樣?把自己道心失掉。你的布施,來世人天福報,你是想成佛、想成菩薩、想明心見性、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全給耽誤掉,這個損失太大。所以菩薩是修少布施,尤其是出家人他沒有財物,沒有力量布施,他也不攀緣,他也不找布施,所以一切叫你隨緣隨分。隨緣隨分,自己心清淨、心平等,你修的功德就無量無邊,等虛空、等法界;你要是稍微動一點心去找,你就完全失掉。這個道理又有幾個人曉得?過去我常常講,諸位聽了,我看是似信非信。好,明天《大智度論》裡有一段,那是佛說的,是龍樹菩薩說的,不是我講的,再要不相信,那也無可奈何。所以《華嚴經》教給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稱性。由此可知,善根福德因緣比什麼都重要。

  這是屬於知見,屬於見解,是正知正見。邪知見所謂是隨見生解,在境界裡面起分別、起執著,這是墮生死根本。正見的人就不一樣,終日見聞可以說未嘗見聞,為什麼?他明理,不墮在分別執著知見中。見色聞聲,心是平等清淨的,所謂是能所俱絕,這就叫見性,我們一般也叫做三輪體空,唯有三輪體空才叫做見性。性遍一切處,不能說以性見性,我們是實在不得已,無可奈何方便說,用見性見法性。換句話說,見性是能見,法性是所見,是不是真見性?沒有,因為這個境界說實在話還是眼識緣色塵。真正見性,能所不二,性相一如,幾時我們見色聞聲,能所二邊都超越,這時諸位是真正見性,明心見性。幾時念佛念到能所一如,你的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亂,念到能念之我、所念之佛是一不是二,這是理一心不亂。還有能念之我,有所念之佛,縱然念到一心,叫事一心,也不錯,念到事一心往生也是決定靠得住。

  可是我奉勸諸位,既然念佛,就要求理一心,理一心上品上生,一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見的是阿彌陀佛報身佛。就跟《華嚴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去西方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是同樣的境界。我們為什麼不幹?如果說是我們做不到,那也就罷了。給諸位說,人人做得到,就是問你自己肯不肯做?你不肯做,你能怪誰?肯做的人,是把這樁事情當作我們一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樁事情來看待。我們之所以不能成功,把念佛這個事情看成次要又次要,天天是在幹不錯,沒有看重,不專、不進,所以縱然念了多少年,沒有成績可言,我們的過失毛病就在此地。再給諸位說得清楚一點,世出世法都要隨緣,千萬不可以攀緣,唯有隨緣才真正是自利又能利他。這一落在攀緣裡面,首先是害了自己,對別人好處不大。我給諸位說過,我們圖書館是隨緣而成就,我學佛的時候從來沒有想我將來要建立一個道場,我們在這裡弘法利生。有這一念就是個攀緣心,對自己就大大的傷害!大家建立這個道場,我在此地是非有非無,你說沒有道場,有個圖書館在此地;你說有道場,我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俗話常說大家也懂得,「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空手而來,還是空手而去,你有個什麼?正是古德所謂「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何必造業?世間法造的業還不夠,還到佛法來造業,這是愚痴到了極處。學佛學個什麼?明理,通達事理、清淨自在。佛法的目的,無論哪一宗、哪一派,連念佛法門也不例外,目的就是明心見性。《法華經》裡面講「入佛知見」,明心見性就是佛知佛見,是一不是二。《楞嚴經》裡面所講的就是這個理論,同時也教給我們見性的方法。我們學了是不是照這樣做?《楞嚴經》聽懂了是善根,懂了之後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是不是這麼做?如果是這麼做,你是有福德。我們星期六晚上這個法會就是給諸位做因緣,你是三緣具足,三緣具足沒有不成就的。上面經文,世尊從正面、從反面極力的辯稱見性不是物相。不是物相:

  云何非汝。】

  這四個字是總結,結前面假若你實在是不見佛不見之地,這個見性自然不是物相。既不是物相,不是你自己的自性,又是什麼?自性才是自己本人。自性與宇宙萬物融合成一體,只要見了性,一切功德圓圓滿滿,跟十方諸佛無二無別。請看下面經文:

  又則汝今見物之時。汝既見物。物亦見汝。體性紛雜。則汝與我并諸世間不成安立。】

  這一段是世尊從反面說明,物相不是見性。前面四句的意思是說,你現在見到物相的時候你以為是一物,以為這個見性是一物,見性如果是一物,見性能見,你見在物相上,見性現在物相上,它見到物相,見性這個物當然見你,所以說『物亦見汝』。果然是如此,諸位曉得,物相是無情之物,能見的見性是有情之物,那有情跟無情就混雜分不開,什麼叫有情、什麼叫無情,這就混亂不能夠辨別,所以叫『體性紛雜』,「體」是物體,「性」是講見性,物體跟見性分不清。後面這三句是說,要果然是這個情形,那麻煩大了,你阿難見佛、佛見阿難的時候,阿難的見性在佛身上,佛的見性在阿難身上,到底哪是阿難、哪是佛?人我不分。人我要不分,『並諸世間不成安立』,世間相就破壞了。這也是舉假設的例子來講,有情無情不能分辨,這是阿難尊者把見性誤會認作物相,這是迷而不覺,所以佛舉這個假設破除阿難的疑惑,叫他開悟。下面經文是:

  阿難。若汝見時。是汝非我。見性周遍。非汝而誰。】

  前面兩句說,現前你見到物相,見到萬物,你見到我,這個時候一定是你自己見性之見,並不是我的見性幫助你見。這樣看來,你跟我清清楚楚,你是你、我是我,這是世間安立。有情眾生與無情的萬物,哪是自己、哪是物相?在佛法裡面講,哪是正報、哪是依報?物相、自體,清清楚楚,並不混亂。由此可知,見性跟物相決定沒有混雜的跡象。像前面所講的,縱然我們見到四天王宮,以至草芥人物,無不是自己『見性周遍』,總不屬於物體,也不屬於釋迦牟尼佛,這不是自己見性是什麼?所以佛在此地,這也是這一段最後的結論,「見性周遍,非汝而誰」,末後這一句話帶著有責備的口吻。

  云何自疑汝之真性。性汝不真取我求實。】

  這一大段是講「見性不雜」。前面兩句是說阿難自己懷疑真性,這就是迷,本來是清淨自性,他懷疑與一切萬物混雜。末二句是說,真性是你本來具足的,性本在你,你不以為這是真,還要找我來給你做證明。前面阿難問「云何得知是我真性」?阿難有這麼一句問話在前,怎麼曉得這個見性就是我自己的真性?還要找釋迦牟尼佛來給他做證明。這正是說,悟了真性,不應當離自性到外面去求。阿難這裡求佛,佛有沒有給他?沒有。諸位用功夫要在哪裡用?要在內用。向外求,結果是一場空,一無所得。向外求,我們查遍經論,只能求人天有漏的福報。向外求,求人天有漏福報,而且這有漏福報是有限的。要求無漏的功德,要求圓滿的大福報,無量無邊的福報,一定要向內求,外面沒有。雖然佛法裡面常說廣結善緣,你無心的與眾生結善緣,是稱性;有意與眾生結緣的,是有漏福報。看到別人法緣很勝,他結的緣多,我要趕快去結緣,將來我的法緣比他還要勝,這個心就錯了,攀緣心、嫉妒心、好勝心,你看看哪一樣是真心?所以就錯了。廣結法緣要隨分,不是有心有意去做的;換句話說,一定要以清淨心修。不可以用分別心,不可以用執著心,要用嫉妒心、好勝心那更錯了。諸位必須要記住,嫉妒心、好勝心,修福到哪裡去享?阿修羅道去享。阿修羅道有福報,但是嫉妒、瞋恨的脾氣改不了,阿修羅的福報享盡,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都要墮惡道。為什麼?到阿修羅只享福不再修福,而所造的是罪業,福享盡了罪業現前,他往哪裡去?所以修福要用清淨心,再殊勝的好事都要用清淨心,隨緣隨分去做,而不是勉強去做的。

  如果要講真正的修行,一定是在自己邊上。《楞嚴》講得太清楚了,千言萬語歸納起來只一句話,「捨識用根」,你就法法具足。從早到晚二六時中,用六根的根性接觸外面的境界,這個《楞嚴經》你就真得受用,那你是信受奉行。諸位這樣的修學在修什麼?《楞嚴經》裡面講,你是修楞嚴大定。眼見一切色相修楞嚴大定,耳聞一切音聲修楞嚴大定,身接觸外面境界修楞嚴大定,你看楞嚴大定多活潑、多自在。見色聞聲,如如不動,了了分明,這是楞嚴大定;見色在色相裡面起心動念,落在第六識、第七識去了,就不是用見性見。見性見,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是見性見。眼見色相如此,其餘的四根對境界也是如此,這是我們應該要明瞭、應該要學習的。真正學佛的人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訓練,這叫真修。過去我不曉得這個道理,眼見色會在色相上起分別,現在我曉得這個道理,練習,練習眼見色不分別,不分別是平等,分別就不平等。給諸位說,這叫用功夫,這叫修楞嚴大定,這種功夫用在念佛上叫修理一心不亂。這種功夫是要自己去修的,別人幫不上忙,佛菩薩大慈大悲,他要能幫得上忙,他早就幫我們成就,幫不上。什麼時候把自己這個心修平,一切萬法上心平了,平等心就是佛心,就成佛。平等心是真心,不平等的心是妄心,妄心起伏不定,平等心是永遠不變的,不變的叫真心,會變的叫妄心。

  在本經一開端,阿難尊者所提出的問題,指出修學的目標在無上道。佛這才教給他,你要想成就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純真無妄,要修無上菩提從哪裡修起?從發心修起,就是因心與果地覺一定要相應。無上菩提是不生不滅,咱們只有真心是不生不滅,要以生滅心求無上菩提是決定辦不到的,這個話說得清清楚楚。我們要取無上菩提,必須用自己的不生不滅的真心,真心在哪裡?經文一直講到此地,「十番顯見」就是說明見性就是真心,見性不生不滅,真心用事就是用見性用事。知道見性是真心,這六根的根性都是真心,都是不生不滅,聞性是不生不滅,嗅性、嘗性、覺性都是不生不滅,同一個性。古德教給我們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諸位要是能夠記住這兩句話,喚醒自己,你的功夫就會有進步。見色的時候心動了,適合自己意思起了歡喜心,不適合自己意思心裡不高興,這叫念起。念起不怕,為什麼?無始劫來的習氣不可能不起念,你不起念那你就成佛了!念起怎麼樣?立刻覺「又錯了,又落在六、七識去」,你一覺,這個念頭馬上沒有,又恢復到平靜。

  初學的人是念念起伏就念念覺悟,把你的心壓平。最初開始修,給諸位說,要先把得失心壓平,為什麼?這是最粗最重的現象。得到就歡喜,失去了多傷心,什麼時候把得失看平,無得亦無失,你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這個念頭就平息一大半,粗相就平息。給諸位說,這是真用功,真正的功夫。那個持齋、念佛,修了種種事相,給諸位說,那都是釋迦牟尼佛哄哄小朋友的,叫他別哭。為什麼?給他講真用功夫他不會、他也不懂,他不上道,所以黃葉止啼。楞嚴會上這是根機成熟、懂得事理,才告訴你真正的修行法。不是斤斤兩兩執著那些事相,為什麼?執著全是錯的,起心動念落在第六意識裡頭。所以律儀的戒律是小乘,小乘用第六意識,不在大乘。大乘的戒律在清淨心,不在事相上,為什麼?他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所以黃葉止啼是對小乘人講的,小乘以下,童子無知,用這個方法來教他,大乘佛法裡、一乘佛法裡決定沒有這些相。

  一乘佛法裡,一再告訴諸位,它修的是什麼?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無量無邊的功德都含攝在其中。五分法身,難道還在清淨心之外嗎?說老實話,小乘的五分法身並不清淨,為什麼?他有執著,他執著有戒、有定、有慧、有解脫、有解脫知見,他心裡真有,有就不清淨。大乘佛法裡正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不但五分法身這些名相沒有,諸佛菩薩名相也沒有,這真正是生佛平等,萬法一如,這是究竟法。小乘人永遠達不到這個境界,為什麼?就是他的固執不能打破。擇善固執,諸位要記住,是人天教、小乘教,不能用在大乘、一乘法裡面。為什麼?善與惡是相對的,擇善固執還住在相對的境界裡,相對非真實,所以是人天小教。這些道理要是不懂,要是有疑,就障礙我們明心見性,障礙我們念佛的功夫。所以這些事理都要明達,要明瞭、要通達,我們菩提道上才沒有障礙,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做到事事無礙,法喜充滿。有憂慮、有煩惱是有疑,一絲毫疑惑都沒有,人怎麼不自在!怎麼不歡喜!向上一著,這樁事情只在自己,不在別人,要求自己,不能在境界上求。「十番顯見」到此地我們講完第六段。

  下面一段「顯見無礙」,這段還是阿難聽了前面一段,又起了疑問,疑在什麼地方?懷疑在前一段佛開示的「見性周遍」,這是真的。但是他這一問問得好,既然見性周遍,現在看看我們的見性,好像是有障礙,為什麼?你看我們在講堂裡面,隔了牆那邊我們就見不到,你要是周遍,周遍那不行,牆外頭沒有看到;我們在五樓上,下面四樓、三樓,我們沒有看到。底下這一大段,就是要討論怎麼個無礙法,佛給我們說明。給諸位說,見性確實是無礙,一點都不錯,成了佛,佛的見無礙,我們現前的見還是無礙,因為我們自己迷惑,似乎有障礙,實際上並沒有障礙。當然這個裡面牽涉的問題很多,我們現在的礙,礙在哪裡?礙在情識,礙在分別執著。去了分別執著,我們的本能就現前,這個本能在佛法裡面說之為神通。我們在《大智度論》裡面,好像前一次也讀到神通與禪定。禪定裡面無障礙,禪定是初得到的,功夫再加深就變成神通,再要增進就叫做陀羅尼,所謂是總持法門。這是功夫的增進,我們的本能漸漸的恢復,恢復的都是本能,都不是外來的。今天我們經文說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