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bcollege logo
 
简体 正體
綱目模式
頻次搜索 
AND OR
 
56-181-0009 主講人 : 劉克雄教授
             小字號    中字號    大字號

汉字入门  刘克雄教授主讲  (第九集)  2015/8/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181-0009

  教授:复习一下早上我们说的,什么是五音?五音:

  学生:宫、商、角、征、羽。

  教授:它很简单,就是现在的什么东西?

  学生:Do、Re、Mi、Sol、La。

  教授:没有Fa、Ti,没有半音,是五音。什么是八音?

  学生: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教授: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金是哪一种乐器?

  学生:钟。

  教授:钟,有编钟、有特钟。石是什么乐器?

  学生:磬,石磬。

  教授:磬,用石做成的乐器。丝指的哪些乐器?

  学生:琴、瑟。

  教授:琴和瑟。竹是什么?

  学生:洞箫。

  教授:横的叫?

  学生:笛。

  教授:直的?

  学生:箫。

  教授:唐代直吹那个东西叫什么?

  学生:尺八。

  教授:尺八。金、石、丝、竹、匏、土。金、石、丝、竹,匏是什么?

  学生:笙。

  教授:笙。底下那个共鸣箱是匏瓜做的。一根一根的小管子,底下有个簧片,一吹它振动,就像口琴里面的簧片一样,笙。竽也是这一类。土是什么乐器?

  学生:埙。

  教授:埙。小小的一个,是用土烧成的,外面就有孔可以按,这边吹。早上我说过,我们在安阳还出土了一个骨做的埙,很小,骨头做的埙,现在还能吹,骨埙。匏、土,革很简单。木是什么?用木做成的乐器。记得早上画的那个像老虎的,而背上有一个个牙齿,在音乐结束的时候,拿一个竹棍子(竹棍子剖开来),从上面刷过。那个声音是什么样的声音?记得吗?早上我是神来之音,我现在发不出来那个声音了。从上面一刷,咯……就告诉你音乐停止了。西洋交响乐演奏结束,指挥一下,表示什么?结束了。这是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八种材料来做的乐器。这里面我们曾经把琴说得详细一点,琴的材料应该是什么?

  学生:梧桐木。

  教授:桐木。桐木指的是北方的桐木,南方的桐木又不一样。南方比北方气候暖和,木材长得快,所以南方的桐木比较松、比较泡,跟北方的梧桐木就不太一样。所以南方不能拿梧桐木来做琴,可以有一样代替的,我说过:

  学生:杉木。

  教授:杉木,不是松木,松木有油,不可以,杉木相近于北方的梧桐。这是说琴的材料。又说到琴经过年代不停的弹奏会产生什么?

  学生:断纹。

  教授:断纹,就那个原来的漆有了裂纹。大约经过百年左右,它形成的断纹,它的间距比较宽,它有个名称叫什么?

  学生:蛇腹断。

  教授:蛇腹断,像蛇的肚皮,间距比较宽。如果继续不停的用这张琴,再经过百年左右,它那个断纹就愈来愈密,密得像什么?有个名称,我说过,牛毛断,像牛毛一样很密集,叫牛毛断。所以你如果看到一张古琴,它上面的裂纹密得像牛毛,密密麻麻的,你就能断定它有多少年代?两百年左右。我说过如果再继续的弹这张琴,它已经很密集了,它会怎么样?非常奇妙,它会形成一朵一朵像自然的梅花。我们称它什么?梅花断。我没有见过,那个是太难得了。以前我的老师有这么一把,后来也就被糟蹋了。这是说到琴。

  再告诉各位,唐代用的琵琶,跟一般我们在电视上看的那个竖抱的琵琶不一样,是什么样子?有机会同学们如果旅游到日本,正仓院现在依然完整保存武则天皇后赏赐给日本的一套乐器,还完整挂在那里,琵琶。如果有可能近的看,说不定你也会发现断纹。不过因为是送给他们,他们很宝贵,把它挂在那里,不知道有没有人弹?所以能不能有断纹,我不知道。我有一把琵琶有断纹,那个断纹断得非常的密,是牛毛断,那大约有几年?

  学生:两百年。

  教授:你们变成鉴赏专家了,有大约两百年。琵琶这种乐器,之所以唐朝以后在我们中国变成主要的乐器,原因何在?有同学能说得出来吗?我们最早传统的乐器——琴瑟。琴,制作一把好琴,早上我说过,这一段木材,北方用梧桐,南方用杉木,要经过多少时间?你砍下来以后这一段木材,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拿来凿?

  学生:三代。

  教授:父、子、孙三代。这块木料放在屋檐下,让它自然风干,要经过三代,让木头里面的细胞质干透了。这是时间。琵琶呢?一样。取下一块能做琵琶的木材,一样是放在屋檐外,让它自然风干。曾经有一位弹古筝的先生(梁先生),他看我用的琵琶是横抱,他很好奇,他说:「刘先生,琵琶都应该直抱,你怎么琵琶是横抱?」这个故事我说过吗?说过。原因他不理解,真正古代琵琶,你到敦煌去看壁画,曲项琵琶它上面那个颈很细,正好你的手可以抓。现在直抱的琵琶,它声音往往没有那样响亮。唐代工商业比以前发达,以前文士他们用来修心养性的琴,不适于在大庭广众演奏,为什么?有同学们学过琴吗?

  学生:有。

  教授:学过琴。看过琴家演奏吗?如果不放现代的麦克风,它音量非常小。琴家在台上演奏,你坐得远一点后面,你只看到他手在飞舞,你听不到声音,这是琴的音量很小。音色是我们国乐器里面最美的一种。我们说音色,就是声音听起来你的感觉,我们称它音色,最柔美。所以为什么从周代《诗经》里面,我们常见到的鼓琴鼓瑟,一直到现在大家还很喜欢?因为它音色很美,再加上它用来修心养性。以前我从我老师学琴的时候,他必定先烧一炉檀香,然后他默坐片刻,让心沉静下来,然后才开始弹奏。所以,琴让我们心能够静下来,它的音色在我们弹弦乐器,我们中国乐器里面它最美,因为它的弦是用蚕丝绞成的。千万不要用钢丝弦,钢丝弦声音固然响亮,它显得很躁,它不淳厚。这是琴。

  琵琶也是一样,也都是用蚕丝扭出来的。白乐天《琵琶行》:「大弦嘈嘈……」不记得了?「小弦切切……」,然后说「嘈嘈切切错杂弹」,接下来「大珠小珠落玉盘」。唐代工商业发达,音色最美的琴,它不适合在大庭广众演奏。所以从高昌传进来的琵琶,它跟琴不一样,它音色也美,它可以响亮,音量比琴大很多,它适合在大庭广众来演奏。甚而如果用所谓的加上锣鼓种种其他的乐器,弹奏琵琶的人,说不定自己被旁边的锣鼓喧天,你弹奏的时候听不到自己弹的琵琶声音,可是当你到远处,锣鼓声音听不到了,这琵琶的声音却是声声入耳。这是它的特性,适合在大庭广众做音乐演奏。所以从高昌传进来以后,就渐渐的形成我们中国主要的乐器——琵琶。

  唐代是如此。传到现在的闽南地区,泉州、厦门,闽南这一带,泉州包括附近的南安、安溪、永春、晋江这些,所谓闽南。他们的音乐从唐代一直传到现在,现在称它为,有同学知道吗?叫「南音」。郑成功反清复明,明末的郑成功。郑成功是闽南人,所以他的子弟兵多半也就是闽南人。后来他退守到台湾的时候,这批子弟兵就跟着过去。这些人就是现在台湾他们说的「河洛郎」,Huo-lo,河洛。Huo-lo,就是现在台湾讲闽南话的,我们称他台湾人,他其实是闽南过去的河洛郎,河洛地区的人。另一部分,是由梅县那些客家人到台湾的,占的比例比较少。在台湾来说,我没有确实的统计,大约是这样,百分之七十左右是闽南河洛,百分之二十几是客家,还有极少数是它的原住民,我们说高山族,住在阿里山。常常听到一首歌,阿里山的姑娘怎么样?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听过吗?

  学生:听过。

  教授:这就是少部分的原住民。台湾大分为这三大块。所以因此我们现在了解到,现在说的台湾人,其实是怎么样?就是福建、广东过去的。只是去的时间比较早,郑成功什么年代?

  学生:明末清初。

  教授:明末清初,也不过三、四百年。所以这些人带过去的一切文化,也都跟大陆完全一样,包括生活、风俗习惯、讲的河洛话(语言)都跟闽南完全一样,客家也是一样。所以他根本就是比我们早一点去,他就是道道地地的中国人,对不对?弄清楚这一点。

  然后我们说这个琵琶,这些闽南的人也带到台湾去。台湾他们叫南管,管乐器的管,南管。湳贯(Nanguan),南管。存在闽南地区的音乐叫什么?刚才我说过:

  学生:南音。

  教授:南音。到台湾它叫南管。其实是什么?两者是完全一样,南管,南音。一般人不理解的会以为南音也好、南管也好,是地方的音乐,是地方小调。而实际,它是保存中原的古乐,从唐代随着移民到了闽南。闽南这地方山多,交通闭塞,所以把从中原带过来的文化,也比较完整的保留,包括语言,完整保留。所以,如果同学们有志于研究我们中国以前的古乐,古代的音乐,远古我们不敢说,唐代,还有唐以前的时候,唐和后面的宋,南音是一座未开发的宝山。记得这个事,如果将来你有志于从事于音乐的研究,或是将来你去传播传统文化,你的学生有志于去弘扬我们中国传统的音乐,真正的保留古乐的宝山在哪里?就在闽南,现在说的南音。

  本来我很担心,没有人去研究它,会失传,非常可惜。要研究南音会碰到一些困难,譬如他们唱的是用闽南语来唱,如果是一个北方的朋友,他不能讲闽南语,他就无法来唱,他就不喜欢它,我不跟你玩了,你这个太难了。因此我很担心,南音会不会有朝一日被人家遗忘?那又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大损失了。我跟同学们提过好几次,孔夫子拿六种教材来教他的徒弟,《诗》《书》《礼》《易》《乐》《春秋》。《乐》,音乐,可见音乐是多么重要。我们现在古乐的流失,是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六分之一不见了,很可惜。当时六种教材,去掉六分之一,非常可惜。所以值得去挖掘。

  刚才我们说到,要深入去研究南音会遭遇到一些困难,就是因为它需要用闽南语、闽南音来唱。所以研究音乐史的朋友,不一定会碰到一个会讲闽南话的人,所以这就碰到这个问题。但是同学们记得那是一座宝山,未发掘的宝山,你如果能够去研究固然好,你如果不能,你的学生们你要告诉他,我们中国有一座宝山还未经挖掘。同学们会问,老师你怎么不去挖一挖?我确曾去挖过,挖出了三个词牌,那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也发表了,我忘记在哪一个地方发表的。后来我没有继续挖的原因,因为我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我就没有继续去做这份事。到现在为止我依然耿耿于怀,因为我认识它,我觉得它价值的可贵,而我能做,而我竟然没有做好,耿耿于怀。所以我在这一而再的提醒各位有这么一座音乐的宝山。

  可能同学们会问,你有什么证据,说那是真正保存古乐?多方面。第一个,从乐器本身。唐武则天赏赐日本的那套琵琶、尺八,在南音里面依然洞箫还叫尺八。早上我们说,尺八有很严格规定。这是从乐器本身,有唐代留下来的实物,你拿来跟现在闽南他们演奏的这些乐器,你拿来做对比,这是一个证据。还有,我是研究声韵学的,我了解保存我们中原古音最多的两个地方,一个闽南,一个客家。保留中原古音,这个证据太多了。这是语言。现在南音依然需要用保存古音最多的闽南语来唱,这又是一个证据。还有我们做学问一定要求一个真,除了这些旁证之外,还有明代:

  板书:荔镜记 嘉靖重刊

  明代嘉靖年间重刊,重刊的一本戏文叫《荔镜记》。现在在南音里面最常登场演出的就是《荔镜记》。记得重刊,可见这本书《荔镜记》是在嘉靖以前就有,是吗?这个清楚吗?重刊。所以这里面唱的词牌、曲牌,更难得的是它现在还用琵琶、洞箫来协助这位登台演戏的人唱,中国的歌剧。这是最直接的证据,南音保留中原古乐。这方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留意,值得我们去挖掘、去弘扬。

  接下来我们回到我们课本。同学们翻开四十七页,同学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竹ㄓㄨˊ,竹是竹子枝叶对生的象形。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

  典籍所见:(1)简册。《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必书功于竹帛。」(2)八音之一,用竹制成的乐器。《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3)用竹制成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竹是部首字,凡由竹组成的字,多与竹有关,如:简、箕、笛等。

  常用词:胸有成竹,丝竹管弦,势如破竹。

  教授:这里面「箕」底下那个是竹字头,应该是什么?笛。再前面那个《长干行.妾发》,应该是头发的「发」,因为这是从简体转换成正体,就变成这个「发」,是头发。「妾发初覆额」,《长干行》里面。「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我们说「青梅竹马」,典故出在这。看甲文、看金文的形状像什么?

  学生:竹叶。

  教授:竹叶,像竹子的叶子。你不能要求甲文、金文要画得跟真正的竹叶完全一样,那是图画,这是文字。翻过来,「册」,同学请妳读一遍: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册ㄘㄜˋ,册是将一片一片的竹简,用绳子编纂起来,成为简册的象形。古代用一片一片的竹简来书写,写完一个段落,用绳子编纂起来,称一册或称一编。如《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又如成语「学富五车」,是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学五车。」古时的书是用竹简写成,竹简每片只能写二十来个字,五牛车、五马车的竹简,其实并不很多。古代书籍简册非常难得,读过五车的简册,学识比起常人就显很丰富了。

  备注:《说文》:「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段注:「竹简长短相间排比之,以绳横联之,上下各一道。」

  典籍所见:(1)汉制约敕封侯曰册。——《释名.释书契》。(2)谋略,计划,与「策」通。《汉书.赵充国传》:「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册是部首字,凡由册组成的字,多与书册或典籍有关,如:典、扁、嗣等。

  常用词:手册,书册,史册,相册。

  板书:

  教授:一片一片的竹简,用绳子编纂起来。竹简的制作,我们现在才从出土看到真正的简册,它大约一尺左右,宽大概正好可以写一行字。古代没有现在这种纸,所以他书写一般就是用册,简册。这个简册制造是非常麻烦,先到山里面、竹林里面去找哪几棵竹子它比较成熟,它材质比较结实,砍下来。同学问,砍下来那么长,为什么不直接剖开来写?那很不方便,你怎么编呢?所以大约就可能一节一节。之后还有很多制作的过程,要把竹子外面那层皮,青色的皮,它是滑的,不容易着墨、不容易写,要把它刮去。把它刮去,让它写起来不至于说写不上去,这道工序叫杀青,杀青原来是从这来的。电影现在拍摄完了叫杀青,它是从竹简去青皮这里转用过来,杀青。然后再剖开,还要经过泡制,然后再晒干,然后才能拿来写。写了,有时候写错,用刀子把它刮去,重新再写,所以又称刀笔,用刀子刮。这是竹简。记得我们说过一个字:

  板书:

  教授:这是什么字?

  学生:亼。

  教授:亼,三个线条集拢在一起。

  板书:

  记得哪一个字?仑。简册制作很麻烦,书写,然后再用绳子把它编。集合,编纂,千万次序不可以弄乱,不可以颠倒,要不然你读起来就感觉得很奇怪。所以「仑」这个字它就有什么?你要把简册编好,它就有次序、有条理的意思,我们说过的是吗?绳子编纂的简册,希望它牢固一点,不要翻两下就断、烂了,重新再编相当麻烦。所以当时古代找到最牢固的绳子,是用皮绳子做的。所谓:

  板书:韦编

  「韦」就是皮绳子,用皮绳子编的,表示这本书比较牢固。孔子晚而喜易,韦编怎么样?

  学生:三绝。

  板书:三绝

  教授:用皮绳子编纂的这部《易经》,孔子晚而喜易,喜欢读,被他翻烂过三次,这是三绝。就指的非常的用功,而很熟读这部书,叫三绝。用竹子写完编起一个段落,我们叫它一编。它可以卷起成一卷,所以又称:

  板书:卷

  「读破万卷书」的「卷」,就是这样,卷是真正的卷。我们书上说的「学富五车」,那个车不是现在的卡车,是牛车、马车。它装的不是我们现在用纸印刷的课本,它是竹简。五牛车、五马车一捆一捆的竹简,实际上不是太多。同学们你早就超过五车,真正的五车竹简不是太多。附带认识一个字,这个竹简既是这样的贵重,因为制作竹简太麻烦了。

  板书:

  教授:所以把它放在小桌上,。是哪一个字?

  学生:典。

  板书:典

  教授:我们说的经典的典。表示这个书重要,放地上怕容易腐朽、断烂,经典的典。说到这就认识了我们这「册」,还附带后面有一个字,看到吗?「几」,放置物品的小几。把册放到上面就是哪一个字?

  学生:典。

  教授:经典。复习一下这个「仑」字,上面是(亼),底下是(册),表示需要有次序,不可以紊乱。我们又深入的去明白它的读音:

  板书:ㄌㄨㄣˊ

  ㄌㄨㄣˊ。ㄌㄨㄣˊ这个音,我们说过发音的时候,舌头会怎么样?发这个ㄌ,打转:

  板书:R

  像英文的这个字母(R)。

  板书:RR

  如果把两个字母搞在一起,它转得很多。西班牙文里面稻米,它就用这个arroz,里面转了很多下,我们转不好。这是说仑,为什么用这个声符(ㄌ)。由于用这个声符的字,如:

  板书:沦

  「沦」涟。如:

  板书:轮

  车「轮」。如:

  板书:伦

  车轮很容易理解,圆的。沦涟,水波,一圈一圈扩大的水波,圆的。「辋水沦涟」:

  学生:「与月上下」。

  教授:真好!「与月上下」。《山中与裴迪秀才书》,还没有下载下来的同学赶快下载,这篇东西你愈读愈喜欢。「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多么优美的夜景。好,这个「仑」也复习过了,没有什么问题吧,「仑」。刚才提到韦编三绝,使我联想到太炎先生写给我的太老师黄季刚先生五十生日的一副对联。上一联写:

  板书:韦编三绝今知命 黄绢初裁好著书

  黄季刚先生五十岁生日,他的老师太炎先生写这副对联送给他,「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绢,古时候也用来写,我们出土的有帛书《老子》,帛就是一种绢。这是太炎先生鼓励他的爱徒黄季刚先生,说他是:你书已经读得很好了,韦编三绝指黄侃,今知命,年纪不小了。知命几岁?五十而知天命。这《论语》里面我们看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接下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所以知命就指五十岁。所以这一联的意思是说,黄侃你已经五十岁了,你书也读得很好了,「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黄绢用来书写的,绢、帛已经裁好了,你给我好好的著书。鼓励他,勉励他,策励他,五十岁了,你书读得很好了,该有著作传世了。这是太炎先生给他的爱徒五十岁写的一副对联。生日过后不久就碰到重九登高。重阳节哪一天?

  学生:九月初九。

  教授:重九,九月初九。季刚先生还带着我的老师,林老师,他当时在南京,到城外登高。回来赋诗,还喝酒,重九那天,还写了一首诗。他要写诗的时候,老师(林老师)特别去找一张比较老旧的宣纸,「老师,这张纸很好,你写」,他就写了。没有想隔二、三天,黄侃先生就过世了。所以写的那首诗,后来林老师拿给太炎先生看,太炎先生几乎要掉眼泪,他说这是季刚的绝笔,最后写的。好,再看这个对联,后来太炎先生很懊悔写这副对联送给黄侃。看一看,里面有点玄机,是什么?「绝命书」。冥冥中好像,这说不清楚。

  再我们看到简册,说到这个册,它的制作相当麻烦,古人读书很不容易,不是随便你到新华书店花一点钱就买到一本书。古人读书很不容易,「有福方读书」,有福的人你才有机会读书,一般老百姓没有机会,看都没看过。到这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这都是很简单的象形文字,简册,一片一片,象形画出来。茶几,小桌子,就简单画个,这是象形文字。接下来翻到后面,同学妳先帮我读一遍,「箕」。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箕ㄐㄧ,箕是簸箕的象形。甲文像簸箕形,后演变到金文,下加丌,被借为语气词,本义为借义所夺,遂更制从竹之形声字「箕」,以代本字。

  备注:《说文》:「所以簸者也。从竹,象形,丌其下也。」

  典籍所见:(1)簸箕。《礼记.曲礼》:「以箕自乡而扱之。」(2)星座名。《尔雅.释天》:「箕斗之间。」(3)屈膝坐,其形如箕。《汉书.陈余传》:「高祖箕踞骂詈。」

  常用词:簸箕,箕踞。

  教授:看到甲文①或者甲文②,都是簸箕的象形。看过簸箕没有?用过吗?用过,我用过,簸箕就是这个样子。它本来是簸箕的象形,后来:

  板书:

  原本是簸箕的象形,后来其下加一个声符,这个是它的声符,形声字了。加了声符以后,又被借为,我们称它为什么?语气词,其他的其。

  板书:其

  这是其他的其,被借为语气词。所以要用到本字簸箕的时候,怎么样?又加一个形符

  板书:

  我们现在写成什么?

  板书:箕

  认识这个字吧?又加了个⺮,它是形符,簸箕。看下一个字,「禾」。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禾ㄏㄜˊ,禾是稻谷成熟时,稻穗下垂的象形。甲文、金文上象穗与叶,下象其根。小篆是从甲文、金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段注:「上笔垂者象其穗。禾穗必下垂。」

  典籍所见:(1)谷类植物的总称。《诗经.豳风》:「十月纳禾稼。」

  禾是部首字,凡由禾组成的字,多与谷类有关,如:稻、稷、稼等。

  常用词:嘉禾,禾苗。

  教授:看看甲文。

  板书:

  稻禾、稻穗成熟垂下来,到了我们现在写成什么?

  板书:禾

  禾。甲文演变到金文、到小篆,都还是很容易看出它一脉相承,到隶楷就比较不像了。下一个字,同学读一遍: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来ㄌㄞˊ,来是成熟麦子的象形。甲文上像麦穗,中像麦秆,下像麦子的根部。金文和小篆是从甲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周所受瑞麦来麰也。二麦一夆,象其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段注:「其字以∧∧象二麦,以象一芒。故云象其芒朿之形。」按:来、麦本是一字,实则麦字从夊,当是来去的本字。来本义是麦子,因被借为来去的来,其后用字之人,忘其本义为「大麦、小麦」的意思,只好借「从来从夊」的「麦」字,代表大麦、小麦。

  典籍所见:(1)至。《诗经.小雅》:「我行不来。」(2)还曰来,与往相对。《礼记.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3)未来,将来。《汉书.五行志》:「举往以明来。」(4)还,返。《易经.杂卦》:「萃聚,而升不来也。」

  常用词:到来,鉴往知来,寒来暑往,神来之笔。

  教授:同学们看看甲文这个「来」字。

  板书:

  它跟禾有些不同。同学们见过麦秆、麦子,稻麦的麦。也见过稻子吗?水稻,这个比较常见。在南方,麦子比较少见。麦的秆子比稻秆子要硬,所以它没有垂下来。()这两个符号,像麦荚里面两粒麦粒,这个()。由它慢慢演变,到金文:

  板书:

  甲文、金文,到小篆又变了:

  板书:

  一个麦荚,两个麦仁。所以《说文》怎么说?「二麦一夆,象其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说文》说是周代麦子一个麦荚有两个麦仁,这是很丰富的意思,是上天赏赐。所以,故借为行来,来往的来。是上天赏赐来的,所以借为行来的来。到此没问题吧。然后看,它被借去当作什么?

  板书:来

  来去的来。久借不还,赖皮。久借,大家一看它就是来去的来,不知道它是麦子。所以要用到麦这个意思的时候,他另造一个字:

  板书:夊

  夊。同学们翻开《说文》好吗?看看这个部首。多少页,先查到的同学:

  同学:二三五。

  教授:二三五页,同学们找到吗?许慎解释:「行迟曳夊夊也,象人两胫有所躧也。」所以这个夊有走的意思,对吗?「行迟曳夊夊也」,有走。同学们看黑板这里,这个本来是麦子,它被借为来去的来。来去的来,有走的意思。所以,后人底下加这个夊,用它来当来去的来,明白吗?本义这是麦子,被借为来去,后人唯恐它意义不显,加了一个夊,表示是行走、来去的意思。然后这个麦子,后人加这个夊的意思,是用来更加显著来去的意思,更加把这个来去的意思显著出来。不知什么原因,有人又把它看作是大麦、小麦的麦,说这个来去的(来),说它是麦子。反过来说这个(麦子),说它是来去的来。这是这两个字这样的混淆、变化,来与麦。

  所以我们书本上说,在段注后面有个按语:「来、麦本是一字」,弄清楚这句话吗?「来」和「麦」(和加夊的这个麦)本是一个字,本来都是来的意思。按语又说:「实则麦字从夊,应该是来去的本字。来本义是麦子,又被借为来去的来,其后用字的人,忘其本义为大麦、小麦,又借从来从夊的麦,代表大麦、小麦。」这是来与麦,这样子一个情况。

  这个字到此有问题吗?它本来是象形,像麦子的形状,又认为是周代的时候上天赏赐的,一夆两个麦仁是很祥瑞的。所以它这里说的「周所受瑞麦来麰」,说它是瑞麦,很祥瑞的。这是「来」,本义是麦子,后来又假借,被借为来去的来。还有问题没有?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个字,泉。同学妳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泉ㄑㄩㄢˊ,泉是泉水从岩穴中涌出的象形。甲文、金文泉字,就是水从岩穴中流出的样子,小篆是从甲文、金文递变而来。

  备注:《说文》:「水原也。象水流出成川形。」段注:「同出而三岐。略似巛形也。」

  典籍所见:(1)泉水。《诗经.召旻》:「泉之竭矣。」(2)钱。《管子.轻重》:「今齐西之粟釜百泉。」

  常用词:源泉,喷泉,思如泉涌。

  板书:

  教授:看我们甲文和金文相近,就是岩穴流出的泉水的一个象形文字。慢慢演变到小篆的写法,《说文》它就说像水流出,怎么样?

  板画:

  它认为这是成川形,下面这个笔画,小篆「泉」下面这个笔画,看着水流出成川形。而从金文、甲文,我们清楚看到它是象形,岩穴里面涓涓的泉水,是吗?这个没有问题。翻过来,同学妳读:

  学生读诵:甲文 金文 川小篆。川ㄔㄨㄢ,川是河流的象形。

  备注:《说文》:「贯穿通流水也。《虞书》曰:「濬ㄑ(ㄐㄩㄣˋ)巜(ㄎㄨㄞˋ),距川。」言深く巜之水会为川也。」按:「く」为小水流,「巜」为较大水流,「川」为更大的水流。古文字学者有以为甲文川字,两边为河岸,中间为水流之形。(引备一说)

  典籍所见:(1)河流。《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或《礼记.孔子闲居》:「山川出云。」(2)常常,表时间。《礼记.中庸》:「小德川流,大德敦化。」

  川是部首字,凡由川组成的字,多与水和陆地有关,如:州、邕、坙等。

  常用词:川流不息,海纳百川,一马平川。

  教授:看看甲文演变到金文,然后从金文再演变到小篆,小篆再演变到隶楷,这一系列的变化我们很清楚看出。河川在《说文》里面,它用「贯穿通流水也」。

  板书:穿 川

  同学们把这两个字《说文》的反切查出来,哪位同学先查到了,就请你到黑板前面把它写下来。

  板书:穿:昌缘切,十四部。川:昌缘切,十三部。

  教授:其他同学都动手查过了吗?

  学生:查过了。

  教授:跟黑板上的一样吗?

  学生:一样。

  教授:《说文》说「川」,贯穿通流水也,用这个「穿」解释这个「川」,这就是我们早上说过的声训,用字音相同或字音相近的字来解释。

  板书:声训

  声训,训是解释,声就是字音,用字音相同、相近字来解释叫声训。为什么我也说过,同学们能告诉我吗?

  学生:声义同源。

  教授:真好!声义同源。

  板书:声义同源

  很高兴同学们一下都能说出是声义同源。一个字的字义,它是源自于它的字音,声义同源。谁说的?段玉裁,注我们这本书的段玉裁。段注,声义同源。再回头看「川」这个字,我们翻到《说文》,它说「贯穿通流水也」,是吗?

  学生:是。

  教授:他用这个「穿」来解释这个「川」。我们查它的反切,这两个字怎么样到底?一个十四部,一个十三部,表示它的韵不同。它的声纽一样吗?

  学生:一样。

  教授:不必查了,因为它反切上字一样,都用「昌」字。但是我希望你查一下,它是哪一个纽?

  学生:穿纽。

  教授:查得真快。哪一纽?

  学生:穿纽。

  教授:是穿纽,对。我还希望同学们多翻一下,找到那个表,四十一声纽,找到吗?

  学生:找到。

  教授:这个「穿」在四十一声纽里面,本身它就是声纽,照、穿、神、审、禅,是吗?连在一起的,前面是照,穿,看到没有?

  学生:看到了。

  教授:照、穿、神、审、禅,「穿」本身就是声纽。以后这个四十一声纽表我们会常常用到。黄季刚先生他本身,当然「昌」属于什么纽他都已经背得烂熟。所以要求他的弟子林老师林先生也要把反切上字,这群字属于什么纽能够背熟。不必像我们现在初初还要翻,还要慢慢找。一看到反切就知道属于哪一个纽。这是我们讲到这个川,又等于重复了一下早上我们说过的。早上我们讲的什么字?羊跟祥,那也是声训。

  再看到下一个字,这个我们常见的字,山。我们这里窗户打开,开窗见山。甲文、金文相近,然后再演变到小篆,再演变到我们现在隶楷。同学妳帮我读一遍:

  学生读诵:(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山ㄕㄢ,山是三座山峰的象形。甲文、金文像三峰并立。小篆是从甲文、金文演变而来。

  备注:《说文》:「有石而高。象形。」

  典籍所见:(1)山岳。《易.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又《礼记.孔子闲居》:「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山是部首字,凡由山组成的字,多与山有关,如:岱、崇、峻等。

  常用词:气吞山河,锦绣河山,高山流水,开门见山。

  教授:常用词是开门见山,刚才我们说什么?

  学生:开窗见山。

  教授:我们这个地方真好,开窗就见山,当然开门也见山。三座山峰,把《说文》的山字翻开,找到吗?

  学生:找到了。

  教授:「宣也。谓能宣散气,生万物也,有石而高。象形。」他用宣来解释山。大家再把山的反切记下,然后再翻宣的反切,都找到了吗?反切,山和宣。

  板书:山:所闲切,十四部。宣:须缘切,十四部。

  山,宣也,这也就是我们说的声训。怎么知道这两个字声韵的关系?就是要同学们查它的反切,段玉裁的十七部里面第几部。这两个字,段注里面说都是十四部,表示是叠韵,韵相同。「所」跟「须」,这个反切的上一个字「所」属于疏纽,庄、初、床、疏。「宣」,反切的上一个字,须缘切,上一个字「须」,你对照四十一声纽表,属于精、清、从、心的心纽。一个是疏纽,一个是心纽,表示这两个字声怎么样?声不相同,它不是双声,它只是叠韵。

  我们说过,这两个字如果是同音,同音是怎么样?上字要同纽,下字要同部,那这两个字就是同音。两个字如果同音,或者像现在这两个字是叠韵,或者是双声,它都可以通假,记得吗?原因是声义同源。说到这,同学们有问题吗?

  学生:有。

  教授:妳说。

  学生:老师,山和宣,它的意思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教授:这是语根,语根是太炎先生说的,语言的根基叫语根。字根不一样,字根是指的形声字的声符,字根。山与宣是语根,有叠韵的关系。之所以用宣来训这个山字、来解释这个山字,在《说文》本身,后面它继续说什么?「山,宣也」,接下来它继续说什么?山川的气,在我们看来,好像是从山里面宣出来的。所以《礼记》里面说到「山川出云」。

  所以开吉师问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山和宣,它如何有什么关系?我们说这是相当相当的深入的问题。在声韵学上,这方面就是要追溯它的语根。什么叫语根?是章太炎先生说的,语言的根基,是发音的部位,要么声、要么韵要有相同,语根。语根相同的字,字义必然相近,甚至相同。再对照段玉裁说声义同源,太炎先生说语根,语言的根基,如果相同,字义必然相近,甚至相同。山与宣既然是叠韵,表示它语根在声韵上有叠韵这层关系,所以在它的字义上必然可以相通,我们只能回答到这为止。至于要再细细追查,宣跟山好像没什么太大关联,这个问题是相当的深入。我们只能解释到刚才我说的,语言的根基相近,就是同音或者叠韵,或者双声,就说这两个字语根相近、相同。语根相近、相同,段玉裁说声义是同源,它就是字义上这两个字,语根相同这两个字,它就可以通假,字义相近。我们现在看来宣跟山好像没有任何关联,再真正追溯到最早语根的时候,它一定是必有关联的。

  本来从字根追溯这比较容易,从语根追溯就比较麻烦。我们现在能理解的,我们人类,我们的先民,我们老祖先,在没有语言之前,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来表达他内心的意思,互相沟通。我说过,用什么声音表达大的意思?

  学生:大的声音。

  教授:用什么声音表达小的意思?

  学生:小的声音。

  教授:什么是小的声音?

  学生:齿音。

  教授:齿音。用什么声音表达刚才我们这里有个字「仑」?表达圆转的意思?那就是他尝试了很多声音,发现这个「ro」这个声音,舌头在里面滚动,就拿来代表圆的,车轮、沦涟。那你说人伦又不是圆的。人伦的伦,由圆转引申为有秩序、有规则,人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有秩序、有规则的,是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这是说语根。我们先民最早,没有语言之前,他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我们现在能理解那几个简单的声音,情况如何?就不外乎我们一再的说,大的声音代表大的意思,小的声音代表小的意思,圆转的声音代表圆转的意思,这是明确可以了解的。我们也举过例,喉音是大的,譬如现在:

  板书:洪

  大的水。

  板书:宏

  大的房子。

  板书:弘

  大的什么?弓箭。这些喉音,ㄏㄨㄥˊ。还有:

  板书:鸿

  都是大的意思。这个大房子,你如果叫它「细」,人家懂吗?细是什么?细是很细、很小。所以,用大的声音来表达大的意思,用小的声音来表达小的意思。我们也说明过这是喉音,声韵学上这是喉音。小的声音是什么?

  学生:齿音。

  教授:齿音。

  板书:ㄐ、ㄑ、ㄒ

  注音符号里面这几个齿音,ㄐ、ㄑ、ㄒ。舌尖抵住两齿,气流出来很小,怎么发都发不大,ㄐ、ㄑ、ㄒ。由它们所衍生的这一群字,详、细,这都是这群字;分析的析,也都是这群字。所以,齿音代表小的意思,喉音代表大的意思,圆转的声音ro,代表圆转的意思。这是我们能够了解的,先民最早(还没有语言之前)用几个简单的声音,原则应该是这样。你们认同吗?

  学生:认同。

  教授:有疑问吗?那好。由最早先民这几个声音,经过很长时间,进化为语言。这不是三年五年,可能三千年、三万年,先民进化它过程非常的慢。原来只有几个简单的声音,加上他的手势、姿势来表达他的意思。慢慢由这几个简单声音发展为一系列的语族,这一族、这一群。我们现在又反过来,从这一群里面的一个字,山和宣,要来追溯它最早,这很艰难,这不太容易,我们只能说出它的原理。这是语根相同,包括双声、叠韵,声义同源,清楚吗?好,我们今天暂时说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