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培訓班開學開示  (共一集)  2001/1/14  新加坡淨宗學會  檔名:21-217-0001

  兩位老法師,諸位同學,諸位嘉賓,我們各處的同參道友,今天是我們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跟淨宗學會合辦的「弘法人才培訓班」第五屆開學。這一屆原本是與中國佛協合辦的,也是因為因緣不巧,他們那邊選派的同學,有二十五個人不能夠來新加坡參加我們一起學習。在這之前,我們的李會長與佛協刀述仁副會長,也都考慮到這樁事情。所以刀副會長授意給李會長,希望李會長繼續去招生,所以我們現在同學也有三十多個人。三十多個人是比較容易成就,如果同學增加到六十人,對我們來說是有相當的困難,因為每個同學每個星期一定要上講台講一個小時,人數多了,我們的時間沒有法子分配。

  所以實在講,這種培訓班最理想的,不超過七個人,這是最理想的,七個人以上就困難了。我們一個講堂,每個同學講一天,一個星期正好是七天,大家可以輪流。如果說十個人,就有三個人輪不上,必需要開第二個講堂。如果說十天能講一次,或者十四天能講一次,是決定不能成功的,這個教學會失敗的。所以我們現在有三十多個同學,差不多我們要開闢四個講經的講堂,要開闢四個講堂才能夠照顧得過來。假如再加上中國要來了二十五個人,對我們來說確實是有困難。所以我們相信,一切都是佛菩薩安排的。我在早年初學佛的時候,接受章嘉大師的教誨,我們佛門的事情都是佛菩薩安排,我們自己不必操心。

  學習的方式,還跟我們過去的方法完全相同,這一點向同學們做個簡單的報告。我們的學習是繼承古代祖祖相傳的學風,我們曉得,古代弘法人才的培訓,並沒有特別開培訓班,也沒有現代所謂的佛學院。人才是怎樣培養出來的?是從覆小座培養出來的。寺院裡面老和尚講經是每天都不中斷的,大的寺院叢林,每天講經就等於學校上課一樣,每天不會少過四個小時。當然一個人的精力很有限,寺院裡面,諸位都曉得,除了方丈和尚之外,有首座和尚。首座和尚就是講經的,就是講經的法師,首座和尚有好多位,由此可知,他們分開來講經。寺院殿堂很多,講各種不同的經論,喜歡學哪個科目的,跟一位法師學習。古人的教學,學東西只可以學一門,不可以同時學兩門,學兩門你就亂了,你的思想、意志就不能集中了,你學不會的,決定是一門深入,讓你全部的精神投入。

  在聽眾當中選拔有能力覆講的,來培養他,覆講必需要能夠覆講到百分之九十,才算是及格,會被挑選。我們舉個比喻說,老和尚講經講一個小時,講完之後你上台覆講,你至少有能力講五十分鐘,把老和尚所說的重複講一遍。你可以寫筆記,但是你不能夠增添自己的意思在裡面,這個決定不許可的。你可以漏掉一部分,你不能夠增加,一句也不能增加,這樣覆講。所以能夠講得出百分之九十,這種人不多,確實他要有博聞強記的能力,所謂一般講的過目不忘,要有這個能力,沒有這樣的能力就沒有法子培養。所以,可能在聽眾幾百人當中,只能夠選一、兩個人。

  這個覆講的方式,諸位要曉得,是從阿難尊者傳下來的,祖祖相傳傳了幾千年。世尊滅度之後,集結經藏是阿難尊者覆講,講漏了沒關係,阿難尊者決定不可以把自己意思加在裡頭,這決定不允許的。所以第一次集結,有五百大阿羅漢來做證明。阿難確實有這個能力,聽過之後永遠不會忘記,所以,以後我們佛門裡面選拔講經的人才,就以這個為標準。這樣的標準,難了,太難了!到哪裡去找這樣的人?

  往年我在李炳南老居士的會下,他有一個班培訓弘法講經的人才,也是採取古老的辦法,這個班上有二十多個人。李老師非常有智慧,他有善巧方便,他講經講得非常簡單;換句話說,只是消文釋義,決定沒有發揮,沒有解釋。只是把經文字字句句用現在的言語說出來,他給我們做模範。你看,教我們《彌陀經》,這部《彌陀經》從頭到尾講下來,多少時間?四個半小時,五次講完,一次四十五分鐘。這個在台中的同學都知道,李老師教我們講經,是一次兩個人,一個人講普通話,一個人講福建話,就是講台語。兩個人上台講好像是翻譯,其實兩個人學的是一樣東西,用的是一份講稿,一個人講一段,這個方法來練習。

  講稿困難了,誰寫?必需要學生自己寫,學生沒有那個能力,記不住!所以我們二十多個同學,聽老師講經,每個人都記筆記,能記多少儘量記多少;我這裡漏掉,也許他那個地方有,他漏掉的地方,也許我這裡有。我們統統記的筆記,到下課的時候全部交給這講經的兩個同學,讓他去做參考,讓他去整理出一份完整的講稿出來。這個講稿李老師不看的,講稿整理出來之後,在班上給同學講一遍,講完之後,每個同學批評,幫助你改正。不但是講經的內容,內容的幫助改正,就是你講得清楚不清楚,你講得是不是老師所說的,或者老師所講的,你還有哪些地方講漏掉的,幫助你補充,使你的講稿趨於完整。另外一個就是講經的態度,你的音聲、你的表態、你的動作,上下講台的禮節,在這些方面幫助你改進。

  這個標準,李老師編的有兩個小冊子,一個是《實用講演術》,一個是《內典講座之研究》,這裡面許許多多的規矩必需要遵守。所以我們學講經,要從這兩個小冊子下手,這兩個課程時間是一個月,必須在第一個月把這個課程學會,到第二個月我們就開始學習經典了。現在比過去方便太多了,現在老和尚講經我們都留著有錄相帶,留著有錄音帶。你一遍沒有聽清楚,你可以聽第二遍,可以聽第三遍,可以聽幾十遍、幾百遍。從前人就沒有這個福報了,完全要靠自己的記憶,自己記不住,老師不會講第二遍的。

  我們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習,如果我們聽講,哪個地方聽漏了,沒聽清楚了,下課之後再問老師,老師是打你一頓,然後不跟你講。他說什麼?我打了你,還會跟你講,你還有個指望:不要緊!頂多挨一頓打,老師還會跟我講。打了不跟你講,你就沒法子了,逼著你要全部精神貫注聽講。所以,李老師會罵人、會打人的,教學的教室門是關著的,外面派人巡邏,不准人接近。為什麼?罵人、打人很難為情,不能讓別人看到,所以是關著門教。受這樣嚴格的訓練,每個人必須把全部精神來集中。

  在同學當中,我的記憶力確實是比較強一點,我大概可以趕得上古人的標準,聽老師一遍,確確實實能夠記住百分之九十,不會少過百分之九十。所以我能夠很完整的講得出來,於是我就被這些同學就認為是助教了。為什麼?同學沒聽清楚,不敢問老師,他來問我。所以我對同學們幫助就很大,幫助很大,幫助很多,當然我自己得的利益也多。我每聽一部,這部經都會了。所以我在台中住的那個一年多,我記得好像是一年三個月,我學了十三部經,這十三部經我都會講。所以出家之後,我就教佛學院。我會講十三部經,一個學期教一部,他們佛學院三年畢業,我才教六部,我十三部,一半還沒教到。所以我就有這個能力,這對於往後講經,信心就增加了。這個確實是天賦的,不是學得來的,要有很好的記憶力,很好的理解力,這是講經必須具備的條件。現在我幫助同學,我們有留下來過去講經的錄相帶、錄音帶,大概總有我看已經超過五千片以上。

  同學們要學,還是一門深入,過去我曾經跟大家商量過,你們學不同的經典也很好,結果你們商量結果希望都學《無量壽經》,也行。總而言之,一定要一門深入,不斷的薰修,不間斷的薰修,長時間的薰修,你的心專一了。專一是修定,定到相當的程度,你就開悟了。所以,宗門著重開悟,他從參禪裡面開悟。要知道,教下也注重開悟,你不開悟怎麼行?不開悟,你所學的、你所講的永遠是別人的;是釋迦牟尼佛的,是過去祖師大德的,不是你自己的。所以,諸位同學一定要懂得,佛法,小乘不論,大乘佛法裡面無論哪個宗派,無論學什麼樣的法門,目的都在開悟。

  所以佛在《金剛經》上才告訴我們,「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禪宗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教下也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教下用的方法跟禪宗用的方法不一樣,禪宗用參究、用觀心、用參話頭、用止觀;教下就是從經典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深入是戒學,長時薰修是定學,戒定成就,你智慧現前,這個道理總得要懂。如果你不能夠清晰了解,那佛在經上講的「法門平等」你就會疑惑了,法門怎麼會平等?這個人參禪,那個人學密,那個人持戒,這個人學經,怎麼會平等?所學的法門不一樣,是方法不相同,無非是完成戒定慧三學,所以它平等。

  這裡面不管是哪一門,禪宗也不例外,有人開悟的早,有人開悟的晚。開悟的早晚有兩個因素,第一是根性不相同,第二是方法不相同。方法,我們佛法統稱緣,也就是善導大師所謂的「遇緣不同」。緣要殊勝,可以幫助你提前開悟,早些開悟。緣不殊勝,你開悟的時間可能會推遲一些。所以我們看古大德,有人三年五載開悟了,有人要搞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才開悟,有人一輩子都沒有開悟。這個與善根有關係,與遇緣有關係,這兩個關係都必要。假如有善根,遇緣不善,可能一生當中都沒有開悟的機緣,這個事情很多很多!

  可是今天在現代的社會,實在講,應當是善根比例重,緣的比例輕。為什麼?因為現在教學跟古代不一樣,現代縱然有好老師,找不到與老師配合的學生,所以緣可以說沒有了。學生怎樣配合老師?百分之百的服從,這個學生找不到了。我在李老師會下,我能有一點成就,實在講是得力於早年做兒童的時候父母的教誨;父母教導我們尊師重道,從小學到這麼一點。我記得非常清楚,印象非常深刻,我七歲的時候上私塾,那個時候還是私塾,沒有學校,私塾在我們親戚祠堂裡面。有一位老師,這個老師的年齡跟我們的父母差不多大,大概也是三十幾歲的樣子,教了十幾個學生。

  我們頭一天去拜老師,到祠堂大殿,大殿當中供養一個很大的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的牌位。進到大殿,先向孔老夫子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面,拜孔老夫子。拜完之後請老師上座,我父親在前面,我跟在後面,向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父親帶在前面,我父親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我們這親眼看到的,對老師不敢不尊重!父母教導兒女尊師重道,是要做榜樣給子女看的,然後帶著禮物獻給老師。老師收了這個學生,如果不好好的教導這個學生,你想想看,老師能對得起人家父母嗎?哪一個父母把兒女送來的時候,都對你行這麼大的禮,所以老師認真負責教導。現在沒有了,現在老師要管學生,管嚴一點,聽說家長到警察局去告狀。所以,今天做老師的不敢認真教學生,學生眼中也沒有老師。師道沒有了,授業、傳道已經變成歷史上的名詞,在這個時代已經找不到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要想道業有成就,難了,太難太難了!

  所以我講,今天諸位能不能成就,完全靠自己的善根、福德。我們身分是同學的身分,決定不敢講師生,講師生你是自討苦吃。所以今天你們做父母對兒女,也不可以講父子,講父子你是自討苦吃。什麼?朋友,大朋友、小朋友,你才能夠家庭和睦。你要說「我是父親,你是兒子,你要聽我的,要孝順我」,沒這個道理,你家天天生煩惱。在學校也一樣,「我是老師,你是學生,你要尊師重道」,講不通。今天只有大朋友跟小朋友,才能把氣氛緩和。所以我們要懂得,現在人與人是什麼身分,五倫沒有了。五倫能夠把朋友做好,就不錯了,就非常非常難得,這是我們必需要認清楚的。時代不一樣了,我們生在這個時代,我們要認清楚,人與人的關係,我們生活周邊這些關係,都要搞清楚、搞明白。

  回顧過去的歷史,再想想這一生當中,過去的這段時光,人生是一場夢,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佛在《般若經》上說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絲毫都不錯!我們學佛的同修都肯定有六道輪迴,生命不是一世的,生生世世。這個身體不是我,不是我是什麼?身體是我所,我所有的身體。就像我們穿的衣服,這是我的衣服,這是我的身體,身體不是我,衣服不是我。衣服穿髒了換件新的,身體壞掉了換個身體,這是事實真相。所以,我們過去世無量劫來,在六道裡頭,不知道換了多少身體!非常可惜,換到現在還是個凡夫,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依舊是不明瞭。

  聰明人他跟我們不一樣,聰明是什麼?覺悟的人!覺悟的人生生世世都在學習,我們中國人諺語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學不了」。覺悟的人他不是一生在學習,生生世世不斷的在學習。哪些人?小乘初果以上,小乘的四果四向。大乘我們講圓教,拿這個來做比喻,從初信位到等覺位,那個時間是無量劫,永遠不停的在學習,把自己不斷向上提升,最後才能達到圓滿,學習不可以中斷。我們所犯的錯誤,古人所謂「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真能如是算不錯了,我們可能是一日暴之,千萬日寒之。所以無量劫搞到今天,連個消息都沒有。這是我們過去生中犯下的大過,希望我們今天真的醒悟過來,覺悟過來了,我們要拼命認真努力學習。

  人生,你要說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沒有別的,不斷的學習。學什麼?不外一個事、一個理。理,我們要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以現代科學家的話來說,宇宙從哪裡來的?虛空從哪裡來的?虛空當中無量無邊的星球從哪裡來的?現在科學家還有新的發現,說宇宙是多重的。要用我們現在這些名詞,可以講宇宙是多元的,有許許多多不同維次的空間,這個現象又是從哪裡來的?生命從哪裡來的?我從哪裡來的?這個事實真相要搞清楚、要搞明白。誰搞清楚?諸佛如來清楚了,諸佛如來明白了,這是我們學習的重點課程,我們就是搞這個的。

  佛跟我們說了,佛在大乘經論上講得很清楚,提供我們做參考。他把他所親證的境界都說出來了,我們看了有些地方看不懂,有些地方看了疑惑,看不懂就是不懂,研究,愈研究愈不懂,這個東西不能研究。看不懂,再看,一遍一遍看。你看宗門講參學,什麼叫參?離「心意識」參。心是阿賴耶,阿賴耶是落印象,離阿賴耶就是不落印象;末那是執著,離第七識就是不執著;意識是分別。離心意識就是離分別、離執著、離落印象,這三個都不用,這才叫參。世間研究都用心意識,用心意識永遠得不到事實真相,離心意識人才會開悟,事實真相大白。教下也不例外,教下叫大開圓解,怎麼能大開圓解?還是離心意識。我們讀誦,我們讀註解,我們聽講,你看看馬鳴菩薩教給我們的方法就正確。怎麼樣聽?離言說相聽,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心緣相就是離八識,這種方法世間沒有的,只有佛法裡頭有。世間學問用這個方法,那是佛法,那不是普通世間法,佛法跟世間法的區別,就在此地。

  我們應用這些典籍,我們用文字,我們用言說,我們用思考,雖用思考又能夠不執著,這是大乘佛法修學的祕訣,這在理上。事上,一定要遵守佛陀教誡,斷惡修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要認真努力不斷把自己向上提升,我們才會有成就。你個人成就,個人得度,個人得度那個影響絕對不是你一個人,你會影響周邊,你會影響時空;空間你影響當代,時間影響下一代,那就是普度眾生。所以自行裡面就有化他在,化他跟自行是一不是二,自行就是化他。因為你自己的修學足以給別人做榜樣,足以啟發根性成熟的眾生,人家一看,你這個好,他就向你學習。他看到不會,沒有啟發,那是他的業障很重,這就是佛家常講,「佛不度無緣眾生」。什麼叫有緣的?他一看看出苗頭了,這就有緣。你在這樣做,他看不出來,那就無緣,業障重。

  業障重也不要緊,也有好處,所謂是「一歷耳根,永為道種」,一歷眼根也是道種,阿賴耶識裡頭多少都會落印象。生生世世這種印象久了,他才會成熟,才會起作用。絕對不是一次、兩次就會起作用,世間沒有那樣聰明智慧人,聰明智慧人都是過去生中修行累積而來的,哪有在一生當中成就的!沒有這個道理。禪宗六祖惠能大師,這是在中國佛學史上,第一個智慧超然的傑出的人才,那是多生多劫修行成就的,絕不是這一生。所以我們自己要曉得,只要抓住,永遠不斷在學習,培養自己深厚的善根,生生世世不間斷,生生世世不休息,我們才能成功。

  在這邊我們同修們修淨土的人很多,往生的祕訣也就是這一句,牢牢的抓住「阿彌陀佛」,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其他東西統統放下。諸位要知道,是非人我、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都是障礙往生淨土的東西。如果把這些東西放在心裡面,你這一生怎麼修也不能成功,那就是古人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什麼人能往生?是非人我統統不放在心上,人家讚歎我也好,恭惟我也好,我不在意,一心阿彌陀佛。人家毀謗我也好,侮辱我也好,陷害我也好,也是一句阿彌陀佛,毀譽不動心。大家在一塊,有不同意見,你們儘管有不同意見,我念阿彌陀佛,於我不相干,你才能肯定往生。你要加入別人這些糾紛裡面,那就錯了,把你這一生往生西方世界的因緣切斷了,可惜,非常可惜!這是所謂什麼?魔障現前。

  什麼是魔障?叫你起心動念,叫你離開阿彌陀佛,這都是魔障。所以七情五欲,喜怒哀樂愛惡欲,魔障!我們生活在這個世間,不能離開人群,即不能離開人群,你就沒有辦法脫離喜怒哀樂愛惡欲,那怎麼辦?形式上恆順眾生,心裡頭如如不動,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對於這個世間、生命決定沒有貪戀,貪生怕死不能往生。死都不怕了,你還怕什麼?名聞利養別人把它侵佔去了,算什麼?死都不在乎,都放下了,其他你當然能放得下,一切都能放得下,決定不跟人爭。爭的是什麼?爭的是我這一句佛號晝夜不間斷,我爭這個。學經教的人,心裡頭念念都要想著經裡面的經義,你才會有悟處。你要是把經教的經文丟掉,去想別的東西,你就完了,你怎麼可能開悟?一輩子都沒有悟處。所以,經只能夠在一部,一部是修定,你同時學個兩部、三部,你這一生就開不了悟。

  古來大德有例子,一生著作弘富,那是什麼?悟後起修的,開悟之後,所有一切經論你都可以涉及,你已經開悟了。沒有開悟不行,決定是搞一門,這是一定要懂得的,我們成敗關鍵的祕訣就在此地。這就是戒定慧三學,我們在一部經上用功,戒學,戒是方法,一門深入決定不搞第二門,是定學;戒定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就生智慧。什麼時候開悟不要放在心上,如果常常想著:我這樣用功,怎麼還不開悟?什麼時候才開悟?你就開不了悟。為什麼?悟門有障礙,這個雜念堵住你的悟門。只管把功夫用下去,自自然然水到渠成。這個方法是祖祖相傳的老方法,我們雖然是個培訓班,我們的精神依舊是私塾教學的方法。所以,我講經你們可以聽,我無論講什麼經,你們都可以聽,聽了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會產生障礙,不放在心上,幫助你開悟。你的功力一定要用在自己選定修學的這個課程上,如果你選定是《無量壽經》,你就專門用在《無量壽經》上。

  前幾天,馬來西亞檳城極樂寺的方丈日恆法師來看我。他們那個道場,過去圓瑛法師做過住持,以後白聖法師也做過住持,這兩位大德都是專修專弘《大佛頂首楞嚴經》。我去年在這個道場講了一次經,我提醒他,你們過去幾代祖師都是弘《楞嚴》的,最好你們辦個《楞嚴》專修班。他聽了他就記住了,他來找我,檳城雖然近,坐飛機好像也要飛一個小時。我這個事情還沒有跟會長講,如果可能的話,我讓他選三、四個學生到我們這個地方來,我給他開《楞嚴》班。選三、四位學生培養師資,這三、四個人如果能把《楞嚴經》學會講了,他們以後自己到山上去開班去教學去,教學相長。經學會了之後,如果不天天講不能成就,每講一遍,都要重新預備,不能拿過去老講稿拿出來講,那你永遠沒有進步。每講一次都要重新準備,舊的講稿最好不用,才會有進步。非常認真,像第一次講一樣的那麼樣認真努力去準備,這是把方法、重點都跟諸位介紹出來了。

  另外還有一個致命傷,不能不知道的,如果你要犯了,你一生不但不能成就,恐怕還會身敗名裂。名聞利養,這四個字沾上一個你就完了。你真正要想成就,名聞利養四個字要徹底放下,不但不爭,別人給我我也不要,這個要知道。爭名好利,不要說在佛法,世法都不能成就,怎麼能成就佛法?這個道理是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兩個人都是這樣教我的。我一生沒有道場,沒有信徒,我也不接受供養,別人供養我的錢,在此地供養的全部都歸淨宗學會,在居士林供養的全部歸居士林,在哪裡供養的歸哪裡。只有一個地方沒有辦法,我送不掉,有很多國外同修寄錢給我,我銀行有個戶頭號碼,他寄到那個地方,我就沒有法子送到哪個地方,送哪個地方都不公平。這個我另外給他做好事,我絕對不會去用它一分一毫,我不會去用它的。我會去替他去做好事,現在多半是在中國辦教育,我們在中國辦小學、辦中學,現在已經辦了十幾所了。

  另外,我們必須聯合全世界各個不同的宗教,跟這些宗教往來需要錢,交際要交際費,沒有錢不行。我們跟新加坡九個宗教關係處得這麼好,是我們主動去拜訪他,這是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的。你們大家都懂得,佛教導我們有四攝法,四攝、六度,你們懂得這個名詞,不知道如何落實。四攝法不可以不落實,不落實就完了。四攝法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人與人關係建立的方法,有四種。小,夫妻!夫妻要懂得四攝法,夫妻好和,百年偕老,你家庭不會破裂。家庭為什麼會鬧事情?不懂得四攝法!學校不懂四攝法,公司行號不懂四攝法,所以勞資有糾紛。國家不懂四攝法,使國家社會不安定,有許多麻煩事情出來了。

  四攝法非常重要,它的精神就是教導我們,人與人怎麼樣相處?怎麼樣處好,四攝法頭一個布施,布施什麼?請客、送禮。夫妻也要常常請客,常常送禮,才會好和。所以我們跟其他宗教交往,頭一個就想到我們要請客,我們要送禮。在新加坡,我們每個宗教都送十萬塊錢,所以建立了友誼,友誼愈來愈深厚。你們昨天看到馬來的報紙,他們頭版刊了一個新聞,刊到我跟吳總理的一張照片,這是馬來人對我們的尊重,我們很感激。畫面那麼多,他為什麼不刊別的,去選這一張。所以交際應酬一定要落實佛陀的教誨。

  四攝六度,佛陀在經典上許許多多教誨,我們都要把它變成自己的生活、思想、行為,這樣才真正得到佛法的利益。過去我初接觸佛法,方東美先生把佛法介紹給我,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你們都學了佛,你們有沒有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我感謝老師。怎麼會得到?要把佛陀在經典上的教訓,變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為,落實,你才得到。佛說的是一套,我幹的是一套,彼此不相干,那佛法的好處你怎麼會得到?

  我們講修行,這修行兩個字大家都很熟悉,修行真正的含義知道的人不多。行是行為,修是修正,我們的行為有錯誤,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所以修行不是每天誦經、念咒、燒香、拜佛,不是這個,修行在起心動念之處。念頭一起來,想想這個念頭,佛經典裡面有沒有教我們動這個念頭?最基本的標準,《十善業道經》,佛教導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如果我們心裡面還動了殺生的念頭,還有佔別人便宜的念頭,佔別人便宜的念頭是盜心,這個念頭一起來,我們立刻曉得這是錯誤的,這是佛菩薩不許可的,我們這個念頭立刻就放下了,這叫修行。

  你看看,不管是宗門、教下,顯教、密教,祖師大德都教導我們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念頭才一生,立刻就覺察到,這個念頭錯誤,第二個念頭就把它修正,這叫修行。從心地上修,從言語上修,從行為上修,你是個真修行人,不必很長的時間,認真幹上三年,在現代的社會,你可以稱得上是大聖大賢了。世間已經沒有聖賢,你修得相似,那就不得了了。如果我們有一點不適合自己的意思,還跟別人爭得面紅耳赤,怎麼對得起佛菩薩?佛菩薩教給我是什麼?別人爭,佛菩薩教給我們忍讓,歡歡喜喜的讓別人。你喜歡罵我,我恭恭敬敬洗耳恭聽,絕不還口,聽你罵,罵上兩、三個鐘點,你罵累了就不罵了。你喜歡打人,我就讓你打,我躺在地上讓你打,打到你手軟打不下去,你就不打了。不能對罵,對罵愈罵愈起勁,生生世世都罵不完,不可以對打,對打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樣子冤結立刻就化解了,有什麼好爭的。

  所以我們不爭、忍讓,教化眾生!他不能忍,我能忍,我教化他,他以後也學會了。他那是凡夫的念頭,凡夫的行為,我們做得如法,我們是在學佛。佛菩薩教我們這樣存心,佛菩薩教我們這個做法,一切為眾生,一切為佛法,決定沒有一念為自己,為自己錯了,為自己那個念頭叫輪迴心。你為什麼會在六道輪迴?為什麼出不了?就是「我」沒有忘掉。你看看,阿羅漢為什麼超越輪迴?阿羅漢無我了。所以諸位要曉得,只要有我,堅固執著我,你就出不了六道輪迴。什麼時候我沒有了,起心動念都是眾生,你決定不在六道輪迴裡面。如果你更進一步,不但沒有執著,分別也沒有了,那你就出十法界。四聖法界沒有執著,有分別,所以有分別出不了十法界,有我執出不了六道輪迴,要捨,這要聽佛的話,佛說的話沒錯。

  我們凡夫病根,最大的病就是「我」。所以諸位在此地,我們在一起同學,最重要的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那你菩提道上一帆風順,你的業障消除了。如果妄想、分別、執著不能放下,這叫業障,不是別人障礙你,是自己障礙自己,別人障礙不了你,自己障礙自己,這是很大的錯誤。今天因為有許多外國客人,會長在機場送客,他一直停在機場還沒回來,客人川流不息,大概從早到晚。我早晨送了聖慧法師,我就回來了。今天下午,還有印度尼西亞有一位部長他要來看我,我約了他兩點半鐘在居士林跟他見面。

  我們這三年,這三次溫馨晚會,看這樣子是很有效果。第一年我們是偶然一個因緣,我第一次在新加坡過年,農曆年。我就想到孤兒院的兒童,養老院的老人,年節格外的淒慘,這些人幾乎被社會遺忘了。我跟李木源居士說,我說我們歡歡喜喜的過新年,能不能邀請他們跟我們一起來過春節?李居士說這個主意好,我說好,你去邀請。他在這個地方很熟悉,你去邀請,費用我拿,我們請客。所以佛教徒,你們都很喜歡搞水陸法會,水陸法會是什麼?請客,是請一些餓鬼吃飯的,請客,大請客。我們是請活人吃飯,我們建立友誼,布施慈悲、溫馨,給社會帶來愛心,影響很大。

  頭一年我們邀請曾士生先生,他是政府的高級政務部長,請他做我們的貴賓,同時也邀請了九大宗教的領袖們,大家感覺得這個氣氛好,都歡喜。所以這些宗教領袖們就跟李居士、跟我說,我們明年再辦。我說好,那就是去年,去年我們請了新加坡的總統納丹夫妻做我們貴賓,辦得很成功,去年我們有八千多人。今年我們看到效果了,周邊許多國家宗教領袖來了。昨天晚上我們的晚宴,我們送客,坐在主桌這些人,有菲律賓的、有越南的、有柬埔寨的、有寮國的、有泰國的、有印度尼西亞的,還有澳洲的,跟馬來西亞的。周邊國家的宗教領袖,還有他們的宗教部長都來參加,實在是很難得。

  所以昨天下午,新加坡這邊有個部長,邀請這些人我們舉行了一個座談會,大家都覺得這個做法好,希望東南亞的各個宗教都能夠團結起來,這是我們看到績效了。希望明年我們的溫馨晚會,能夠擴展到歐洲、美洲,各個國家地區都會有代表來參加,我們也會主動去訪問其他國家,有助於宗教的和睦,種族的團結。宗教跟種族問題解決了,整個世界的安定、和平才有真正的基礎,希望下一個世紀能夠把過去這個世紀所犯的錯誤都能夠避免。尤其重要的,我們佛門四眾弟子真正要覺悟,過去我們自己本身所犯的錯誤,你要能把它修正過來,不再重犯,我們做為如來真正的弟子,《無量壽經》上講「如來第一弟子」,我們要向這個標準認真努力去邁進。

  今天我跟同學們見面,我想我說話就說到此地,以後我們見面機會多,講話的時間也多。同學來了之後,這是寬容法師,你們幾位老同學負責給他們分班。分班,我們現在同學不多,三個人一班,有一位老同學,我們《華嚴》班的同學來協助,來幫助新同學。除這個之外,我們還有個英語班,英語班人數比較多一點,這是個獨立的班。我想英語班將來我們轉移到澳洲去辦,英語班將來轉移到澳洲,澳洲那邊有很多澳洲當地人想學佛,他們是英語社會,所以我們華語班在新加坡辦,英語班在澳洲辦。那邊也成立一個「弘法人才培訓班」,班主任現在請悟琳法師擔任,那邊的道場大概四月份可以完工,我們預定四月份英語班遷過去。今天我說的話就到此地,謝謝同學。